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了解详情】专业叛逆教育孩子学校有办法吗

最后对方家长给我发信息表示歉意,也说了孩子作出这个行为的原因,并要求孩子在第二天上学的时候主动给我家孩子道歉。无论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上学总要比不上学要好得多,让那些15、6岁的孩子就走向社会,着实是太危险了,家长们也是不放心。

要想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从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着手,否则,家长、老师的劝学行为,永远只是“隔靴搔痒”,触及不到孩子的内心世界。

虽然,入园焦虑几乎不可避免,而且不同的孩子焦虑程度也不同,好在,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小武经常说现在学校和老师总是把孩子推给家长,让家长检查作业,让家长帮助完成一些实践作业等等,言语中多有抱怨。其实不少家长有同样的看,觉得教育孩子应该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教不好怎么能怨到家长头上?觉得孩子的好坏跟父母家庭关系不大。所以今天主要来聊一聊,为什么孩子的表现取决于父母?父母如何做才能拥有优秀的孩子?

欧阳老师在开篇就提出要“看见自己,看见孩子“。怎么叫”看见自己“呢?欧阳老师指出我们作为家长会不自觉地把线上学习进行灾难化想象,例如我们认为孩子会偷偷玩游戏,导致视力越来越差;孩子不够自觉,不够自律,会导致成绩越来越差;孩子在家整天玩电脑,玩手机,不运动,导致身体越来越差;孩子磨磨蹭蹭,家长催促孩子学习,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差;孩子课上听不懂,父母课后辅导作业抓狂……一旦把线上教学与这些负面结果联系在一起,我们就很容易陷于焦虑中,而焦虑会阻碍我们看清事情的真相,放大想象的负面结果。而当我们深陷于焦虑中,我们的焦虑情绪是会传递给孩子的,也会对于孩子不如意的表现而深感无力,转而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五、孩子开始有厌学的心情了家长对孩子的期盼过高,各种兴趣班一同报,孩子压力太大,又没有时间游玩,就会产生厌学心理,接着出现做学业慢的问题,也是为了给家长看看,我平常要做作业,没有空余时间再去兴趣班了,我已经很疲惫了……建议家长恰当布置孩子的业务时间,不是报班越多,孩子越优秀,不能不思索孩子的感受,不给孩子喘息的时机,需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也要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自己主动性。

同伴压力:7-12岁的孩子开始渴望友谊了,同学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强化自信心所需要得到的认可,不仅仅来自家庭和老师,更多来自同学。从与同伴的交往中感受自己的价值。如果一个孩子只是成绩差,他还不至于讨厌学校。但如果孩子在校园里没有朋友,形单影只,或与人冲突不断,受人排挤,就很可能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了。同伴压力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需要警惕这个信号,并要观察孩子的交往模式,分析原因。

这是学校、老师和社会永远代替不了的教育,是许多优秀孩子成长起来却无模仿的根本原因,是成才的最大秘密。家长的不同注定了孩子的不同,家长的优秀成就了孩子的优秀。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