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滁州琅琊青少年叛逆军事化管理学校

如果父母在早上送孩子入园的环节通过干脆利落、坚定有爱的方式和孩子道别,这将会传递出家长对老师和学校的放心和信任的态度,以及对孩子顺利入园的信心,孩子在入园那一会儿的焦虑情绪更容易过去。但是到了初中,一般父母都不敢说孩子了,这个时候厌学就是有新的原因产生的了。一个是学习压力太大;第二个是人际压力大还是搞不定;第三个,底层的原因是父母从小带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批评、纠正、否定、打骂、挖苦、讽刺、敦促太多,导致孩子生命价值太低,难以应对这个年龄阶段应该应对的压力和挫折。这三种原因加起来就产生了一个孩子,没法学进去了,学不进去了,甚至就没法在学校待下去了。要解决这种问题,三个方面的问题都得解决。如何减轻学习压力,如何让孩子应对人际挫败,如何提升孩子生命价值,把这三个问题解决了,咱们再进行单科突破,没有说我这都不解决,我就把孩子给弄好的,那不可能。

而且,父母稳定的情绪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改变,更可以像一个容器,将孩子的焦虑、悲伤、攻击和无助容纳到这个安全的空间中,促进孩子顺利地转化他们这些负面情绪和状态。

孩子,不要津津乐道郑渊洁的儿子上了自家私塾,也不要迷恋比尔盖茨辍学创业的故事,那都是看起来美好。不上学是一种创意也是一种冒险,不是每个平民父母都有童话大王的底气,不是每个平民孩子都能恰恰成为首富。

在各种“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忽悠营销手段影响下,许多家长疯狂“鸡娃”,“牛娃”通货膨胀,竞争激烈,内卷之下,不但家长们普遍焦虑,甚至孩子也跟着焦虑。

孩子在进入校园之后,上学放学的问题成为了家长的心头病,总是担心孩子,上学放学一个人,不安全,就只能接送。但是接送孩子又占据了家长的很多时间,对于需要长时间工作的家长来说,甚至没有时间去接送孩子。所以家长们需要平衡孩子接送和个人工作的关系,做出最好的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双减”是减轻了我们的家长在刷题抓升学考试方面的这种焦虑。但是,对于养成教育,对孩子的“五育并举”,做人方面实际上是增加了任务,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魅力。

我们知道,适当的焦虑情绪,有利于促进孩子高考的发挥。但是考前的过分焦虑,可能会使孩子的能量耗尽。家长们适时开导,使孩子正视自己的能力,帮助孩子“量力而行”,有助于缓解孩子焦虑,使孩子轻装上阵。

话题总是围绕着学习和成绩,每天妈妈一回到家,就问孩子:“作业怎么还没做完?这些题目这么简单,怎么不会做?”一个焦虑的妈妈时刻关注孩子的分数。孩子考试前两个星期,妈妈就不停地叮嘱:“你怎么还不复习?你这样下去怎么考得好?孩子的每根神经都紧绷着,哪能不焦虑?”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