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分享攻略】特训学校的利弊有方法吗

1.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正向期待。家长可以引导着孩子想一想自己在学校和同伴玩耍、活动的乐趣,想一想老师的帮助,想一想在学习当中取得的收获等。当然,真正最好的教育是行为层面,让孩子真正行动的方式永远是言传身教,当父母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不断成长,孩子自然能从中汲取充足的能量。朗读的材料不限,可以是我国璀璨的古诗词文化,也可以是朗朗上口的现代文诗歌,或者是优美的散文等等,都可以拿来大声朗读。如果孩子还小,那恭喜你,可以从小带孩子进行语言的熏陶。如果孩子已经很大了,那也请你拿出耐心来陪孩子朗读,帮孩子爱上阅读吧。

曾经的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发现:小学生出现厌学、学习吃力等现象,60%以上的原因就要归结于孩子在年龄较小的时期,父母们对孩子的阅读训练开展不足。

作为老师你要懂得孩子是发展中的人,应该从孩子身上发现更多的可取之处,要善于“捕捉”,及时回应,不能用成人标准来要求孩子。也许,这个孩子会因为这一次小小的鼓励而发愤努力,成就自己。教师对每一位孩子的发言都应积极给予回馈,给孩子以正面的评价,充分肯定孩子发言的可取之处,激起、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加强孩子达到学习目标的欲望。

之前有个小男孩,觉得上学特别累,跟妈妈说不想上学了。这个妈妈在听到消息的时候,也没有恼羞成怒,跟孩子说一些上学好,不能不上学的大道理。而是同意了孩子的要求。虽然同意了但也是要约三章的,孩子不上学的时候,需要去街上捡废品赚钱,赚够了今天的目标,才能放假。孩子答应了。

若成绩伤到了孩子自尊心时,家长和老师要给他们做引导,学生学习的事情是双方需要负责的,而并不只是老师单方面负责,所以两者的关系必须和谐,才不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任何关于孩子们的事情都可以商讨着来,要想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好,认真学习是一方面,家长对老师的态度是另一方面。想要让孩子更好地进步,不止单纯地体现在分数上。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要让孩子们真正懂得这份道理,要知道为自己争取尊严,并不是依赖他人,给予尊严。

建议家长要找到孩子作业写得慢的原因。另外跟老师沟通要注意方式方,老师管孩子恰恰说明这个老师负责任,当面跟老师交流一下比较好,交流的时候把你的担忧告诉老师,而不是让老师觉得他管你的孩子造成了孩子厌学,您说呢?

3.初入园时孩子会因分离焦虑产生不安心理,哭闹不止,推荐分离焦虑绘本《魔亲亲》《上幼儿园》,您可以在假期就陪伴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对幼儿园有初步了解,萌发上幼儿园的欲望。希望家长信任老师,坚持让孩子上幼儿园。

家长拖着孩子来到学校的,孩子一边挣扎着用脚踢妈妈,一边嚎啕大哭,喊着:“我不要上学,我不想上学,为什么我要上学....”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