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教育叛逆孩子的学校可信吗怎么解决

训练孩子执行力可以从日常生活点滴开始。看一看哪些问题困扰孩子的学习生活的,越具体越好:早上起床程序、晚上睡觉程序、准备上学的东西、做作业拖延、考试焦虑、到邻居家总是和小朋友抢玩具等等。短期内其实挺高的,但是没有多少长期价值,而且很容易形成焦虑,家长也焦虑,孩子也焦虑,担心保持保持不住优势,那就很容易陷入焦虑循环。

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否关注我的孩子,当他们相信教师是在真诚地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孩子时,才有可能实现双方的合作。可以说,家校沟通的着力点是家长,唯有在这个点上发力,才能与家长有实质性的交往,而学生的感觉是十分灵敏的,他们常常毫无保留的向家长反馈学校、老师、同学和班级的情况。

1.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意打骂孩子。孩子犯错是经常的事,到了青春期犯起错来更是如数家珍。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教育好好机会,家长要心平气和的帮助孩子理清思路,分析原因。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完全懂事,好好和他讲道理,他是会明白的。家长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是打骂,这样只会让你的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2.灿明:从初中角度来讲,关键要给家长信心,因为家长焦虑的原因是他没信心、没底气,担心孩子中考怎么办,所以家校共育除了家长学校给家长各方面的培训外,还要给家长信心,告诉家长学校是怎么做的,假如家长能够适当地配合,孩子成长是没有问题的。

3.比如家长有考虑过孩子的成绩不错,真的是因为孩子自己的主动性好,学习方得当?还是因为孩子一直以来在家长的高压下,逼不得已,只能往下走?但是其实孩子的学习兴趣很一般?如果没有家长的高压,估计很快就会掉队?这样的孩子他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4.在暑假里,这位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同班同学接受补课,补课的老师是谁呢?就是孩子同学的家长,分别教数学和语,都是主科老师。看到这些以后,这位家长急眼了,心里想:这还了得!一个假期里,你们给自己的孩子补课,而我的孩子没有参加补课,学习成绩岂不是越拉越大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向上级部门举报,要求这对教师夫妇停止对自己孩子的补课行为,或者让他们免费辅导自己的孩子也行。

5.这个暑假,教育部频出大招,从暑期托管到双减策,再到开学后的5+2……每一条策都在努力减轻家长的负担。家长说暑假没人管孩子,于是就有了暑期托管;家长说没工夫检查家庭作业,没关系有5+2课后服务,以后作业都在学校完成;家长说公布成绩会打击孩子自尊心,于是就有规定不许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呵护孩子的成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减轻家长的负担。可是这些方式真的能庇护孩子的一生?能让家长彻底无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古人寥寥数语就将学习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来了。学习的过程好比那未经加工的瑕玉,经过一番精雕细刻之后,呈现出一具“婀娜”的工艺品应具有的高贵与典雅。同样的,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仍让我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很需要学习,而此次中学教师国家培训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快到期末了,个别同学出现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让家长很困惑,不知如何应对,“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是近期家长咨询比较多的问题。12月23日晚7点如期开讲的济南七中2020级家长学校第三期家庭教育专题小课就聚焦于这一具体问题,以话题讨论的形式,引导家长们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本次课由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主任杜延霞主讲,家庭教育教师团队孔娜、刘淑敏、杨晓霞三位老师协助组织并参与话题讨论。

目前,我国很多孩子在学琴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这么几点:其一,不自觉。孩子学习钢琴要么三分钟热度,要么拖拖拉拉磨洋工,需要家长时刻督促着才能坚持下去。但是,这却并不是孩子对学钢琴不感兴趣所致。其二,不专心。练不了多久就三心二意了,导致效果难见好。其三,成绩不见好。练了很久都没有明显的进步。依靠自身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家长而言是既费时又费力,且有时还有心无力。日子久了,家长极易变得焦虑不安和迷茫困惑,孩子也可能会出现厌学、逃课甚至消沉自卑等不良状况。

而之后其他的家长一起反应问题,家长们说,这里的老师辱骂孩子、打孩子都是常事,老师经常更换,这也是这里学习的孩子数量骤减的原因,以前有上百名学生,如今只有20多个学生。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