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解密孩子叛逆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吗怎么办

每个孩子刚上学因不适应新环境、新老师、新集体,加上又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面对各种困难,他内心是非常拒绝的,他会用哭闹的方式抗拒上学,希望父母能把他带回家,回到那个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地方,不受任何限制,也不用逼自己独立,饭有人喂,衣服有人脱,喝水有人拿到面前。厌学主要表现为孩子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甚至有些孩子会选择逃学。

回顾中华几千年来的历史,家庭教育曾一度是培养和教育孩子的主要方式。从《孔子家语》到《颜氏家训》再到《朱子家训》,无不体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也承载着长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对孩子的人生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李成松相当珍惜,虽然自己学习起来比其他孩子更费劲,铅笔都很难握住,但是他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证明自己也能学好,上学后第一次语文考试就考了91分,就这样,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1993年李成松终于初中毕业。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家校活动打开了家长们的教育格局,认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重要性,更学到了陪伴孩子、家校合一、相互信任的新理念、新方。

花费高昂的培训班、研学营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不少家长觉得这些项目开支实在太大,但是又不愿自己的孩子接受的教育落后于别人。

曾几何时,家庭教育在两个极端间摇摆,一端是“鸡娃”,一端是“放养”,无论站在哪一端,家长都简单粗暴地认为自己是对的,在争论和摇摆中,家长的身份也模煳了,他们时而像保姆、时而像老师、时而像监工、时而像看客,在混乱的角色中,家庭教育中的越界与缺位交织存在,巨大的内耗带来巨大的焦虑……

特别是应该建立府主导或举办的家长教育培训与服务体系,在国培和省培教师培训和校园长培训项目中,设立专门的“家庭教育三级三类骨干体现队伍”培训,在各级府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项目中,增设家庭教育专题通识课;还可以聘请社会专业机构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有特色、知名度高的专家,担任学校家庭教育育人特聘教师,专门承担培训家长任务。

很多家长在我们后台咨询,到了青春期就发现孩子各种问题来了,有的孩子自卑内向,有的孩子叛逆厌学,好像家长的问题都是指向在孩子身上,那么家长呢?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