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恩施鹤峰青少年少改所如何是好

有不少家庭在孩子初中时就有考虑留学问题,有的孩子成绩不错,想参加中考冲一冲,将来无论是选择体制内学校,还是国际学校,无论出国与否,自己都有多种选择的权力,未来的升学路线多样化。大家对实验学校的孩子赞叹有加。一位做托管的老师说,以作文造句为例,实验学校的孩子,特别灵性,能想出发光的句子来。这可是他们的思维、天性没有被束缚过。

现在的宝爸宝妈工作都很忙,回家就给孩子丢部手机,或者让孩子看动画片,其实这对孩子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剥夺了孩子表达自我,与同伴交流的机会,说话的时间少了,自然语言表达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在老师的选择上,路易妈妈早就过了“迷信外教”的阶段。笔者采访过的一位在在国际学校和创新学校都曾任教过的老师也曾表示,可以用英文给孩子们教数学、科学等课程,但是孩子能全部接收吗?如果用中文教课,孩子能听得更明白,那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呢,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

虽然如今手机已经无离开我们的生活,但我们更要明白手机虽好但要学会适可而止,不要让方便我们生活的电子产品使我们沉迷其中而丧失了自我意识的发展。

知乎上有教育从业者分析时提出过,教育产品,特别是学校的选择是一次性的,不像餐厅好吃可以再去,可以天天去或者再不去。而幼儿园更为特别,小学中学能看校史,看升学率,重点率,但很多时候幼儿园的选择往往只是家长参观一遍学校,根据硬件条件和招生老师的半小时的简介就需要做出影响孩子童年甚至一辈子的决定。但装修精美的餐厅口味一定好吃吗?别人推荐的就一定好吗?家长们除了参观环境,应该如何提出问题,提出什么问题才能更主动的获取信息来做出决策呢?

儿童睡眠作息方面:如习惯晚睡、习惯晚起或白天补觉时间过长等,若这种状况经常出现,长期下来导致睡眠作息紊乱,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另外,儿童若沉迷电子产品,尤其是在夜间频繁接触电子产品,容易导致孩子过于兴奋,可能导致孩子夜间难以入睡,或频繁醒来。

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都是被动的,都是接收方,没有反馈吸收行为。孩子沉迷电子产品,这是破坏专注力的举动,并非是专注。

王老师发现部分学生过分依恋手机,严重影响到了身心健康和学习。他一方面通过宣传教育,开展“向手机说拜拜”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手机上网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号召家长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有同学自制能力差,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家长也监管不力。王老师就找他促膝谈心,直到他认识到玩手机游戏的危害性,高兴地把手机交给老师保管。很快,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起来,成绩有了大幅的提升。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