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有少管所学校咋办

在教育专家眼里,家庭教育是否有足够的科学性,是否可行,其实也是存在争议的。但是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追求子女个性化教育之际,家庭教育被更多人接受,也是不争的事实。答:家庭不能变成“课堂”,育“人”是正道。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线下还是线上,都应关注和参与年轻一代的成长和教育,但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同时也不应该消除“边界”。因为学校教育不同于家庭教育,各有各的特点。在特定情况下,学校在让家长成为“助教”,把家庭变成“课堂”。在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发挥了特殊作用,但它也不能取代线下教育,取代真实的人际关系与交往。“全域教育”并不是要消除不同教育的边界和特点,更不能错位。应当互相补充,为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中国人很大一部分焦虑来自于孩子。更确切地说是从孩子小学三年级就有了具体的焦虑,因为一部分孩子在三年级突然开始学习不好、成绩下滑。

总是听到家长抱怨:“教育孩子太累,孩子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只想着玩,但凡你强势点,孩子的表现会比你还夸张!甚至会产生厌学,罢学的情况,唉,一想就更头疼了。”

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孩子入园,焦虑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请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相信孩子一定能很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常常给宝宝描述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比如,上幼儿园可以认识新朋友,可以跟老师学本领,可以参加各种有意思的活动等等。还可以利用故事和儿歌,使宝宝向往幼儿园的生活。比如讲一些小动物离开妈妈独立生活的故事,让宝宝知道幼儿园是宝宝们的乐园,是学习本领的地方。

听了几位家庭教育师的微课,获益良多。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这样的生活让大人孩子都陷入了疲劳中,导致孩子过早的积攒下心理压力,而家长也在焦虑和疲劳中身心受到持续的伤害。

如4-6岁:开始要对各种绘画的表达方式进行学习,以及手部拿笔的能力逐渐增强,学习的内容难度会增加很多,那么我们需要给家长讲解更多关于学习体系的知识,让家长知道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第三,家长们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心理。小时候家里没有条件学钢琴,现在有条件了,孩子要去学。当年没有考重点的大学,一定培养儿子考上重点大学。这种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心理会对孩子们形成一种无形的压迫,这种焦虑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