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训练营有办法吗

3.为什么有的家长焦虑,有的不焦虑?其实,让家长焦虑的不是考试,也不是孩子的分数,而是家长自身的态度。人生无常,时代变化飞速,父母要把目光从成绩上挪开,去思考,孩子需要拥有什么,可以让他未来能够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显然,不是只有知识就可以的。而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知识教育,孩子的人格教育才是家庭教育关注的重点。(而现在的很多家长却忽略了这一点,一天到晚就是盯着孩子的作业,分数。自己不仅出力不讨好,而且孩子越来越差。)“吼式教育”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转化成的焦虑,家长期待的,但是孩子怎么都不肯做,而家长无能为力和挫败感导致了暴躁,随即就像孩子发泄了出来。主要让家长焦虑原因有以下几点:

打骂对孩子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长期遭受父母暴力教育的孩子在精神,经常会处于惶恐和惊吓之中,严重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性格变得极其敏感脆弱、孤僻胆小。大多数调查机构都唿吁父母能够与子女平等地交流,因为经常受到暴力教育的孩子智商水平较低。

在你跟孩子的相处当中,有很多的纠结、矛盾和冲突,其实不是孩子本身,而是他的某些行为,连接了你自己和你的童年,让你在过去的那种负面情绪当中纠结,走不出来。而他的一举一动,你都想的是在长远的未来会怎么样。今天不吃饭,明天会不会不长高?今天不上学,明天是不是就没有大学上?所以一个本来平和的人,因为有了孩子,因为不经意间把过去、当下和未来联结起来,这个焦虑感就爆棚了。

我还看到还有一些无良媒体,将女性遭受性骚扰,随后被暴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写成这样的颠倒黑白、是非不分:“一名男子靠近几名女子的餐桌后与对方交谈,几秒钟后双方开始由推攘直至爆发了肢体冲突,双方扭打到一起后,几名男子从店外冲了进来加入战局,对抗几名女子”。——大家如果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光看这一段是什么感觉?这段话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互相认识,因为意见不合或拌了嘴进而互殴。这种写,不仅将事实清晰的暴力犯罪轻描淡写,缺乏对受害者最基本的同情心,更狠狠地补捅了受害者一刀,认为她们也有错,也是矛盾制造者之一。媒体这样“还原”真相,简直是耻辱!

又是一年开学季,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开学之前孩子都很兴奋,家长都很焦虑。家长们担心这担心那,孩子却是满脸的不理解。到了一个新的校园,一个新的环境,有自己新的朋友,这是孩子成长的开始。想起多年前的今天,我也背着书包,妈妈送我去上学,恍如昨日,又好似过了万水千山。当你成为父母的时候,或许才能体会为人父母的感受。

人红是非多。成名之后陈国平也迎来了不少的质疑声,认为他和一些低俗的网络主播连麦不符合公务人员形象,甚至一度遭受网络暴力。一段时间的沉默后,他辞去了警察职务。但是,脱去了警服并不意味着就摆脱了原来的标签。他当初做直播时反诈警察身份光环的“加持”,塑造的“正面”形象,依然深深刻在网友的心中。一旦其做出有任何“轻佻”意味的举动,立马就会引发公众的强烈不适,“翻车”可谓意料之中。

活动现场,区司局工作人员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向学生讲解了校园欺凌、身体暴力等行为的违性和危害性。提醒广大学生要注意规范自身行为,提高遵纪守的意识,让同学们在轻松幽默的环境中,学习到了安全防范知识。治课堂气氛热烈,精彩又有趣的宣讲内容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校园霸凌的范围。在一般人的认知当中,校园霸凌仅仅局限于校园暴力,只有对同学脚踢拳打了,才算校园霸凌,才可以进行处理。但邵一卜的案例清晰地告诉我们,冷暴力也是校园霸凌的一种形式,比如针对某一位同学的嘲笑、孤立、排挤等现象,甚至有可能比显性暴力更加普遍。但是又往往比较容易被学校和家长忽视。毕竟,显性的人身伤害,为校纪所不容,学校在教育、防范方面相对要重视。另外,伤害发生后,也容易被老师、家长知晓,善后相对及时。但冷暴力,却不容易被学校和家长察觉,很多伤害,跟受害人的学校生活如影随形,但家长和学校可能永远都不知情。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