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连云港灌南适合叛逆期的学校

孩子迷上手机,有很多外在的原因。手机,也不是能够完全杜绝的东西,所以家长要很好的引导,切记不可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让孩子正确的使用手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家长通过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情感联结,孩子才愿意信任家长。其实很多孩子一开始很愿意和家长进行“沟通”,是什么导致孩子关闭沟通的大门,拒绝与家长沟通?原因值得我们深思。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家长认真倾听孩子的心里话,无疑能调动孩子的情绪,拉近家长与孩子的心灵距离,有助于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进而引导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

在培养的言传身教中培养点滴善良,孩子耳濡目染下成长而习得的精神财富、习惯养成,将会是成长过程中获得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1.徐家巷幼儿园王锡转老师在一次活动《整理东,整理西》中发现孩子对于整理玩具、床铺、书本等等有不同方,于是她抓住教育契机,帮助幼儿培养良好习惯,以绘本故事《乱糟糟的房间》展开讨论,幼儿主动发起了整理实践,从前期观察了解周围环境找到需要整理的地方,到交流分享整理方,最后实践打卡逐步养成整理习惯。

2.活动中,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基本明白了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最大程度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尽量多的户外活动时间对于近视防控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园长杨晓芳与孩子们进行了亲切的互动。孩子们对园长妈妈的问题对答如流,在孩子们与园长妈妈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孩子门已经有了爱护眼睛的意识,掌握了保护眼睛的方。

3.学习刷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3岁以下的孩子,对于牙齿的清洁工作完全由家长负责,3-6岁开始父母要养成培养孩子正确的刷牙习惯,边学边玩,6岁以后孩子开始学习正确的刷牙,再由家长检查。

4.现在一些有知识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过于包办,孩子在学习中只要稍微遇到一丁点困难,家长总是忍不住帮助解决。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在学习上依赖父母,而这样的结果不利于孩子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5.针对现在的高中生都是十五六岁的大小孩,正在形成或已经具备自己独有的思想和个性,在学习方和对事物的看上具有独到的一面,由于他们接触的事物有限,看问题多少有些偏激或不能让人接受,这时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纠正。我经常抽课余的时间找学生聊天谈心,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及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难处,对他们进行引导并提供帮助,尤其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排除他们的思想障碍,以鼓励为主,帮他们查找原因树立信心,并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和习惯。班上也有很多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有些学生具有自卑心理,我经常抽课后的中午,下午去教室,宿舍了解情况给他们排除后顾之忧,树立自信心,安心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一方面的确能够扩大我国适龄儿童受教育的范围并提高教育水平,但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促使他们增加了很多学习负担给孩子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肆意的打压孩子的业余时间。这样一来,孩子不仅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还可能加大青春期的反叛情绪,反而更不利于孩子们学业有成。针对这一问题,守护梦之队提出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顺应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

1、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营养是否均衡影响大脑发育。追着喂饭,强迫吃多点,汤泡饭,一边吃饭一边喝水,水果代替蔬菜,不按时吃饭,食物种类搭配不当等等都会影响饮食营养的吸收。好的饮食习惯是建立在一个人对食物有足够的味道,进餐量有足够感知的情况下自然发生的,如果家长盲目以自己对食物的态度影响孩子的饮食喜好并不利于孩子好的饮食习惯的养成。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家长要有意识的进行规制意识的辅助,通过督促的方帮助孩子养成学习习惯,年纪稍的孩子,还是多以沟通来达到共情。

有些家长可能也会问,那朗读课文不是在语文早自习上应该做的事吗?这是语文老师的教学工作吧,为什么又让家长去辅导呢?从学习习惯的培养上看,这么好的学习习惯,是需要家长来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每天坚持晨读,在学校的早自习,可能只有20分钟左右,这个时间,还是全班齐读。不是自由朗读,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更重要的是学习朗读课文的方,并且运用到实际的朗读实践中来。除了朗读课文,还可以通过朗读课外阅读物里的文字,激发孩子的朗读的兴趣,家长也可以在朗读辅导过程中,看到孩子的学习优点和语文学习的进步。这么好的方,为什么都要给老师,家长一点都不想关注呢?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