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天津河东问题少年管教学校

现在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手机,电脑,VR…让孩子完全不接触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逃避陪伴责任,把孩子推给电子产品是极其不负责的。我发现,大部分孩子沉迷电子产品都是家长一手促成的:孩子年幼时,在哭闹时家长往往都是把手机塞到孩子手里,这样孩子会立刻马上安静下来,这种做法屡试不爽。家长也仿佛发现了捷径,每次孩子哭闹或者家长有事情处理,甚至是家长为了偷懒,都把手机等电子产品塞给小孩子,等孩子年龄渐长,家长才发现,手机等电子产品“要不回来了”。网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时可伴有精神和躯体症状。有没有网瘾,不在于上网时间长短,而在于你用它来干什么。换言之,如果网络控制你了,你就有网瘾,如果你控制网络了,就不是网瘾。真正的网瘾不应仅从使用时间的量上来衡量,更应考虑上网的“质”,如上什么网,做什么事。若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网络不能自拔,已经失去了自我控制,那才是需要干预的网瘾问题。

在孩子的学习阶段中,如果孩子对你说“妈妈,我不想读书。”我们应该如何回答孩子?这位妈妈一样值得学习。也许,现在她(他)不明白这些话的含义,但总有一天孩子们会明白的。

为了不让柏宇沉迷于电子产品,除了制定相关的规章,我们也会引导合理使用,日常聊天时,经常会有一些解答不了的问题,有一次就被柏宇的问题给“问倒”,我们讨论古代历史,皇帝称自己为“朕”,柏宇问为什么要这样称唿?我们第一时间网上查询,获得了一个非常完善的解答,因此一些蹊跷的问题通过电子产品的查询获取了多方面的解答。

有些重点中学在招生时,成绩一边,所谓获奖证书的种类,其实都是学习能力的补充,这是为什么某学校要求专业性的,三好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作文竞赛的获奖证书,这些并不是为了区别孩子和超过其他合格线的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而是为了区别孩子的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可以一边安排学习一边参加这么多活动,综合的学习素养没问题,同时,孩子在小学阶段有学习效率,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学霸者,不是死读书,大家纷纷都有才艺特长和兴趣爱好,有的同学甚至在兴趣领域很专业,这是因为在小学阶段,他们的父母已经着手提高学习效率。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防止网络沉迷。相关人士建议,除了要求平台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不单纯追逐利益,完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完善平台内容审核机制,减少不良信息进入未成年人视野。处罚的力度要同步跟上。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看似很艰难,家长更要不慌不乱,慢慢分析原因,找到突破口,才能帮助孩子上正道。也许是学习方式不是孩子所能接受的,或是学习内容不是孩子感兴趣的。如果这样,家长一定要敢于改变,很多人只是不敢活出自己的方式,总觉得随大流更有安全感,然后让自己的孩子一直在其中受苦。如果是因为孩子心智不够成熟,玩心大,注意力不集中,家长更要慢慢引导,慢慢等待孩子的成长。这是非常正常的,孩子终归是孩子,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一个孩子过于懂事,也不见得是好事。家长不仅要帮助孩子,通过玩中学、学中玩的方式让他们爱上学习以外,还要教导孩子们对自己的学习以及任何所作所为负责任的道理。

学生的成绩与班级的管理情况、学习氛围以及家庭的学习环境等因素都有关系。同样的学生,同样的老师,如果所在班级的管理跟不上,学习和生活秩序不协调,就没有我们想要的学习氛围,即便是有的孩子想学习,可能也学不好或者学不进去;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的孩子放学回家以后,家长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游戏,甚至在家里打打,对孩子的作业根本不管不问,相反,有的家长就比较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会主动过问、辅导孩子做作业,默默地陪伴孩子在家学习的全过程,在这种不同的情况下,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家和城携手樊登读书,成立珠海西区首个樊登读书联合阅读空间,打造家和·家长学堂,未来将定期邀请知名讲师举办亲子教育类、好书分享等活动,助力家长高质量陪学,让孩子想学习、会学习、爱上学习。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