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必看教程专注叛逆期孩子机构怎么解决

此次学校还安排着名家庭教育专家周海老师的讲座,关于如何训练孩子高效学习能力,养成好习惯,此次讲座感受颇丰,周老师的话字字句句如春雨般滋润着家长的心灵。也体会到教育需要合力,孩子的成长需要氛围、需要环境,需要家校合力。教师单打独斗,学校尽心倾力,如果没有家庭、社会等育人环境的支持,恐怕也是徒然,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无不深受孩子家庭、父母的熏陶浸染。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家庭对于孩子教育能否成功所占比重远甚于学校。目前,大部分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平时无暇与孩子交流,久而久之,形成“只养不育”的局面。多数农村家长一方面认为,教育只是学校的事,他们只要让孩子衣食不缺就可以了,而教育的责任在老师、在学校。另一方面认为家庭教育就是看着孩子做作业、上各种辅导班等。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片面认知导致家校互动成了学校一厢情愿的事情。

几乎每个孩子在入园之后,都会因为对新环境十分不适应,而产生分离焦虑。因此,家长平时要多跟孩子讲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事情,陪孩子阅读关于幼儿园的绘本,让孩子对幼儿园有更多的了解,等到了入园的时候,也不会十分抗拒。

1.其实对于孩子上一年级这件事情,过多焦虑的是家长,我们口口声声给孩子描述的,是我们上学时候印象里的小学生活,或者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小学生活,过多的恐吓式的描述,让孩子也连带对小学生活产生焦虑。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怎么解决。

2.只看到孩子玩的时候,看不到孩子学的时候。这种情况往往是父母特别焦虑,唯恐孩子浪费时间,落下功课,对孩子的行动下意识选择性注意。孩子学习的时候,他们心里很舒服,不会焦虑;一看到孩子不学习,他们的焦虑值就升高,就坐立不安。

3.一方面是无休止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则是对孩子“自闭症”标签的抵触。“经过干预治疗,我们这里有俩孩子能正常上学了。私下里,我和他们的父母都是好朋友,但一走在马路上,他们就恨不得不认识我们。”其实,鲁进很能理解家长们的这种心情,因此平时也不会过多去叨扰他们。

4.同时,父母总是不让孩子摸这摸那,也就等于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孩子从父母这里感受到的是一种持续的焦虑状态,ta会内化这种父母的焦虑,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胆小,局限,慢慢丧失了探索世界的兴趣——这一点表现在学习上,就是对学习毫无兴趣。

5.闽-稻草人-11岁男:孩子面对开学还是有焦虑,开学前一周就各种不舒服,31号注册,30号晚上情绪越来越大,各种不舒服,闹,我控制着自己,没有被他的情绪带着走,而是想办让他舒服,让他开心,陪他打,问他担心什么,给他开导,闹到后来,孩子突然和我说:妈,我真高兴你能这样对我。我这么不高兴,这么闹,你却没有吼我,不像围裙妈妈,想着各种招来对付大头儿子不上学。

我是军豪的家长。首先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机会,能让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我感到十分荣幸。

说实话,我去年也有着这样的困惑,所以,今年,在我写回答的时候,我的幼儿园相关答案里都有类似的话“不是说读了几本绘本,孩子上学就不会焦虑,主要还是父母的引导和鼓励。”

开学季来临,无论是第一次踏入幼儿园生活的小班孩子,还是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其他年级孩子们;离开习以为常的家庭环境,正式入园开始新学期生活时一定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或上学困难症状。

当然,在我看来分离焦虑是特别正常的一件事情。无论是跟着爸爸妈妈还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他们可能都会在进入幼儿园的话会有分离焦虑的。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