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恩施咸丰针对叛逆孩子开设的特训营

妞妈因为作业的问题,和老师进行了交流,表面上还是“很客气”的,双方各自阐述了自己的理由,谁知家委会从中挑拨,激化了矛盾,导致孩子在学校被孤立,不愿上学,甚至出现心理问题,而在家委会的组织下,39名学生家长中,除了妞妈和一名家长拒绝外,其他37名家长竟然联名请愿,让校长迫使一名7岁的孩子转学。女儿从生下来到现在一千四百五十天,从来没和她分开过。她怕女儿上学不适应,甚至想着再缓冲两天,她焦虑的害怕和孩子分开。

千万别小看这点时间,等以后孩子上学了就知道了,如果家住得离学校很远,家长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很多父母都宁愿将孩子早早送去上学,认为这对孩子是一种锻炼,但其实这是一种伤害孩子的行为,因为你们认为这是锻炼,但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1.?稳住焦虑。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使我们难以安心地活在当下。“克服焦虑”指的是能带着焦虑生活,绝不意味着要完全消除焦虑。适度焦虑是好事,学会与焦虑共舞。如果家长感觉自己有焦虑,在孩子面前不说焦虑的话,不做焦虑的事。不把焦虑情绪传递。同时包容孩子的消极情绪,温暖而坚定的陪伴。

不同的孩子在表达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的表现往往都不一样,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也不一样。家长要学会辨别孩子抑郁和焦虑的信号,并且不避讳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要柔和,不要太暴躁,甚至还凶孩子,指责孩子,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总是事出有因的,我们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会厌学,为什么不喜欢上学,父母要摆正自己的态度,这个态度会一直影响孩子。

而我家大部分时间就我和孩子两个人,手机和平板成为了我们家的保姆。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工作,女儿看电子产品。这种养育方式,让孩子不愿出外,也不愿与人交流。

孩子要长大了,要上学、要工作、要出去旅游,父母不可能永远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所以孩子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