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济南钢城戒除网瘾学校费用

作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我是非常热爱学习的,也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是我觉得大多数家长把学习“窄化”了,好像只有上课和做题才是学习。我不认为双减新政的出发点是减少学习,愚化孩子,因为孩子不仅是家庭的孩子,也是国家的未来人力。降低劳动力素质,对国家有什么好处?怎么实现“科技强国”的战略?关于孩子学习兴趣方面,我非常欣赏书中的这段话:今后努力方向,就是培养孩子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自主学习,爱上学习,不把物质奖励当作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诱饵,以腐蚀孩子对学习的虔诚之心。

焦虑情绪是会互相传染的,有些家长性格非常容易焦虑,一看到孩子沉迷手机,就会开始不停地念叨,生怕孩子误入歧途。可家长的唠叨会让孩子觉得非常烦躁。孙悟空面对唐僧的紧箍咒都会被闹得满地打滚,更别说这些孩子了。

1.其次,不必为了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就让孩子早早上床休息,因为提前休息不太容易入眠,反而会加剧孩子的考前焦虑,如果孩子因为过度焦虑而失眠,一定要告诉孩子,即使没有睡着,这样躺着也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

2.其实,有的家长就是被现在网上宣传的“教育焦虑”给蛊惑了,不知不觉中又把自己的这种焦虑情绪强加到了孩子的身上。学校在教育方面才是最为专业的,因为他们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与其从网络上去了解教育,不如多去跟老师沟通一下。别因为自己一个错误的决定,毁了孩子的一生。

3.如果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一位老师而不喜欢某门学科,甚至不写对应学科的作业,那么可以和孩子好好讲一讲老师的辛苦,争取孩子的理解,此外家长更应该通过一些方让孩子体会到这门课程的乐趣和重要性,比如可以给孩子看一些该领域的达人秀甚至传记题材的电影,让孩子认识到某位老师并不代表这门课程的全部魅力,帮孩子找到学习动力和激情。

4.首先,现代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提高了,所以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更高。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养育”儿女中的“养”字可能是最大的问题。现在物质条件好了,温饱已经不是头等大事。“养育”两字中的“育”被充分的重视起来,父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更好的培养孩子,以及“教养”两字中的“教”,也成为父母的关注点,对教育的质量和多元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实每一代父母有每一代特有的焦虑,过去很多父母焦虑的是如何将孩子养活,现在父母焦虑的是如何将孩子养好。

5.再次,为学生起着表率作用,而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毕竟现在是科技的时代,很多学生都是从小接触智能手机,而家长能够做的就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认知学习的重要性,而不是家长过度的“一刀切”,那学生自然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宫老师在案例分享中还提到了学习的内驱力,它往往来自心中最深沉、最炽烈的热爱。我们做家长的需要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多关注孩子,支持孩子的表达和沟通。让孩子从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爱上学习,让学习成为他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家长一味地催促、胁迫、交换条件来督促孩子去学习。

如果你想在不承担后果的情况下,即在学校里而不是在社会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希望下面的两个例子能对你有所启发。

这些家长认为,应该提高普通高中的升学率,让更多的学生进入高中读书,高中生的思想很成熟,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高中毕业后再对学生进行分流也不迟。

一是倾听。家长往往关注“表达”,因为它外显。但孩子的表达有质量吗?如果他只表达自己的想,而不去学习、融合他人的见解,再口若悬河的表达都不是有质量的。所以,家长要把视线放在孩子是否在“听”这件事情上,比如多让孩子复述,这样你就会发现孩子“提取信息”“整理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如何。我们都知道上课听讲的重要性,而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是基础。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