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孩子沉迷网络教育机构多少钱如何是好

江苏镇江的范妈妈反映,孩子很烦上学,说一想到上学就烦,到学校像到地狱一样可怕。他是初二的学生,以前初一成绩很好的,现在成绩在班上倒数了,怎么办啊?我该怎么帮孩子调整?孩子上学后,看似家长可以轻松些,但是孩子不在身边了,更多的思绪飘飞至孩子身上,在学校乖不乖,能不能学进去,吃得好不好,有没有挨欺负。

面对学校的无理要求,很多家长都敢怒不敢言,即便知道学校这样做是不对的,可是不敢说出来,主要是因为不想得罪老师和学校,毕竟孩子要在学校里读好几年的书,担心孩子会受委屈,所以一直不敢反抗。

1.真正喜欢上学的孩子,真的是少之又少,起码我的两个孩子里面,没有一个孩子是真心喜欢上学的。孩子们上学的原因,一是身边的人都在这么做,二是出于家长的要求,所以不得不上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初中,我家大儿子进入叛逆期以后,就开始反抗上学了。初一的时候,大儿子就经常问我能不能不上学,只要不让他上学,他干什么都可以。起初我以为孩子在学校受了什么委屈,了解之下根本就没有,孩子在学校像个小霸王一样,根本没人敢惹他。孩子的厌学来得毫无征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开解孩子,让孩子变得喜欢上学。所以想问问大家,哪里有哪里有治孩子厌学的学校的学校,让我把孩子送进去试试,看看孩子的厌学还能不能治。

2.还是要时常与孩子、老师联系、沟通,询问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情况、人际关系交往以及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解决。

3.估计有很多家长的想和当初的我一样,觉得把孩子送到管教孩子的学校,是在推卸为人父母的管教孩子责任,所以不敢问、也不想问哪儿有管教孩子的学校。管教孩子的学校教学性质虽然特殊,却也是学习的地方,管教孩子的学校设立的目的也是为了叛逆孩子好,而家长把叛逆孩子送进去,不是在推卸为人父母的管教责任,而是在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让孩子尽快戒掉不好的习惯,尽快跟上跟上同龄人的步伐,这样才能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4.正因为有这些变化,所以我想给各位家长提几点要求,希望各位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思想境界、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对工作、生活的态度、待人接物、举止谈吐,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即便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爷爷奶奶不要娇惯孩子,娇吃娇喝不能娇脾气,盲目宠爱要不得,学校要求男孩子不留长发,染发;女孩子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

5.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最初就是从我们为人父母者身上学会的。所以,我们在要求孩子的时候,首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不要打架,父母教育孩子就应该抛弃“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错误观念;要求孩子不要迷念电视,父母看电视恐怕也应该有所节制;要求孩子要热爱学习,父母也应该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要求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话,父母应该和老师要有经常地交流,形成共识。俗话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积极正向引导孩子爱上学校、喜欢老师。告诉孩子,老师特别可亲、有耐心,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学校的欣赏与认可。这样,即使孩子在学校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会积极调整,想办法解决问题。

严控作业总量。归宿假期间学校布置的书面家庭作业,大多数可在白天学习时间完成。请家长朋友不要变相增加孩子书面作业量,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

走进学生的家庭,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让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这对学生对家长更是一种激励。这次家访,小的妈妈对我说:“从放寒假后,孩子变化很大,不像以前那样贪玩,整个寒假基本在家自觉读书、做作业、练字。”小妈妈还说:“孩子现在很懂事,在学习上积极上进,有了目标,感谢老师的培养!”

一是学校的领导层对学校的态度和管理方。这些领导层多是常年浸泡在学校中,对学校长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如果今后真的能够对领导层采用轮动,那么对很多学校来说都是好事,名校领导将这些理念传达到其他学校,对其他学校的老师和孩子来说都是利好。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