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杭州西湖叛逆少年进的学校如何是好

有的孩子呢,好像天生就是学习很好,而有的孩子呢,很晚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当然,也有的孩子一辈子都不爱学习。这里面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身为妈妈,在教育自家孩子的过程中经历过焦虑;身为老师,接触了很多学生的父母,感受到了他们的焦虑,无奈。身处困境时,有那么一束光来指引你,引领你走出困境,让生活变得阳光、明媚,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多与孩子交流。每天与孩子交流班级里的一些趣事,让他(她)敢于向你说自己在学校的表现;家长以宽容、理解、指导的态度去引导孩子,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1.一位网友“姐姐”表示,自己家里有一位淘气可爱的妹妹,自上学开始,就必须在家长催着的情况下,才会慢慢腾腾的去办自己的事情,于是自己揽过看孩子的“重任”,学习上的事情都顺从妹妹,不想写作业就不写,不想早起练字就不练,因此在学校受到了许多次老师的批评,继而也增长了教训,从此之后妹妹都会利落的收拾好自己的事情。

2.家长和孩子一起把学习用品准备好。如:书包、笔、笔袋、练习本、笔记本、作图工具等,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感到上学的幸福感。

3.你不能接纳孩子的情绪,就不可能走进孩子的世界。如果,听到孩子一说不想上学,你急得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对孩子就是一顿吼骂,孩子还敢和你说吗?

4.当孩子表现得不再顺从时,如同如来佛不愿孙悟空逃离他的手掌,出于担心失去掌控力,觉得孩子不懂感恩,认为白养孩子这么多年。

5.为什么我家孩子做作业、读书总是要催三催四?为什么我家孩子上课总是开小差、睡觉呢?为什么孩子会厌学,不喜欢上学呢?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对学习的热情不高,日常写作业就是为了应付差事,考得好差也无所谓……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孩子的学习动力不足造成的。那么,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

现代父母普遍焦虑,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但因成绩起伏而出现过激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很值得商榷的。

孩子上学之后接触的人多了,朋友也多了,看到别人有什么东西心里也会想要,父母如果发现孩子这样,就要帮孩子及时改掉。

肖信斌说,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人是家长,而不是老师,家长一定要记住,身教远远胜过言传,小孩上学,我们也在“上学”。

孩子早一年上学并不一定赢在起跑线上。在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智力和体力都在高速发育阶段,同一个孩子,相差几个月,在能力上相差悬殊。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