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特训学校女学生怎么办

老师叫过家长很多次都无事无补,其实朋友孩子的这个行为就已是厌学了,我的这位朋友原本的初心是想给孩子打好基础,但是她对孩子要求太高导致矫枉过正了。孩子看着父母长大,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它的含义就是大抵孩子出现问题,是家庭教育出现了偏差,同时也是父母本身出现了问题,孩子仅仅是映射出父母身上的问题而已。

首先,从心理角度理解这是“入园焦虑症”。特别是刚入园的孩子,首次长时间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人,在陌生的环境下,孩子也会有恐惧、害怕,焦虑的情绪。分离焦虑、新环境新人群的适应焦虑、生活规律的改变通通需要孩子面对,孩子受不了了,就生病了。

叶小文委员:今天的辩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个更重要?而不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哪个可以不要。如果是从哪个更重要,而且对象是已经在校的学生,当然同时也是在家庭的孩子,那么我当然认为是学校教育更重要。很简单,国家每年GDP的4%用在教育上,主要是投到学校教育,如果家庭教育更重要,办那么多学校干什么呢?那就投到家庭里吧。这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吗?

很多家长的焦虑是没有意义的,明明自己的孩子很优秀,但是老是会拿孩子和更加优秀的人对比,家长们要意识到焦虑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而且家长自己焦虑也会影响孩子的心态。

据了解,该校在全市率先开展此类专题系列培训,旨在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引导学生家长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实效。

有的人觉得,6岁之前,孩子还没上学,所以这个阶段就把孩子完全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带。而自己在外边赚钱,等到孩子要上学了,再接到身边。

说实在的,上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确实也是能让一个人实现各种可能的唯一出路!当我们想明白这些,对孩子解释起来,似乎就更清楚了!

家长的初衷虽然是好的,但实际上小感冒、小咳嗽之类的,几乎会贯穿整个孩子的上学期间。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就不让孩子上学,那怎么能经得起以后的风吹雨打呢?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