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封闭式叛逆少年学校有办法吗

如果孩子天天不学习,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神童,他们的学习能跟上吗?孩子现在年龄小,并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也不知道没有好的学历长大后意味着什么。所以大多数的家长都愿意出几百元的校外辅导费用,让孩子可以在学习上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又有人可以帮忙陪伴照顾孩子,家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的工作上,而不是天天的为孩子的学习而发愁。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贫富差距大的学生之间眼界也是不太一样的,而眼界往往又决定了人们看问题的高度,寒门学子眼界小,他们很多学生都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

孩子不愿进学校而哭泣时,有些爸妈会以“你看,老师在看你了”试图让孩子静下来,但此举反而会塑造老师的可怕形象,孩子会产生恐惧而更不愿进校。建议爸妈可改为“老师会抱抱你、保护你”,让孩子知道当自己想妈妈,老师是可以寻求协助的对象。

1.记得我刚接触家庭教育时,有这样一句话描述当前的家庭教育现状,令我感触颇深: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这样的现象也被称为“丧偶式”育儿。

2.来咨询的这位家长非常焦虑,幼儿园老师几次劝说她让孩子回家呆一段时间,能坐住再上学。可孩子已经四岁了,早过了正常的入学年龄,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能正常上幼儿园,而自己的孩子却做不到呢?

3.孩子上学以后,父母应多关注孩子在学校的情绪、同学关系、心理状态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因为学校教育是孩子与外界接触、学习新知与了解社会的一种途径。

4.前三个“娃”是姐弟三人,生活在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的他们,逐渐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不愿与外交沟通。在袁河社区的一个家庭,孩子的父母和奶奶均患有精神障碍,家中劳动力缺乏。姐姐14岁,弟弟7岁,还有一个刚满3个月的妹妹。家里的锅碗瓢盆、衣服、鞋子等杂物都堆积在一起,院子里无处下脚。看到家里来人,两个大点的孩子神色慌张,目光躲闪,不愿与外人交流。

5.我们往往只是把孩子当孩子,把学习当学习。假如换个角度,把孩子当大人,把学校当成一家公司,把上学当成上班,你恐怕才能体会到孩子们正在经历什么。

三、也许受环境的影响。可能同龄孩子都不爱学习,放学后就会结伴玩耍,即使孩子想坐下来学习,往往也会经不住诱惑,跟着其他同伴而去。这个比较难处理,弄不好会得罪人。家长只能对自家的孩子严格要求,给孩子讲明学习的重要性,采取一些奖励的措施。

看了豪豪妈的做,再回想当初我的儿子,也是开始不愿待在园里,婆婆和老师都说,你留下孩子走就行,他看不到你慢慢就好了,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我的孩子至今有强迫分离后的心理阴影,他总是担心妈妈离开或者哄骗他,怀疑这个世界。三年的幼儿园生涯,有几次儿子说不想再去了,可是我还是担心他形成逃学的习惯,硬是强拉硬拽把他送去,不管他的感受。我后悔了,后悔当初逼着儿子去上学。

我当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从来都不重视,每次去我们家串门儿,总是跟我和妹妹开玩笑,说什么不用上学了,上学一点儿都没用。

面对孩子不上学,没有一个家长不紧张的,特别是想到孩子不上学,就没读大学,这辈子就完了,紧张到病急乱投医,心理辅导与各种训练营,亲子教育培训班等,能报都会去报名,就是想孩子早点回到学校,但好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呢?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