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金华永康孩子网瘾戒除问题少年学校

各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层层压实责任。暑假期间,学校要通过电话、微信、短信、家访等形式,经常了解学生居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情况,指导家长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及时纾解孩子不良情绪。指导家长懂得尊重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指导家长积极引导学生按时作息,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避免沉迷网络。要重点关注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假期生活情况,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开学后一周内,所有学校不得安排“假期作业摸底”等各种形式的测试。而且关于减负的政策中也有提到,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合理地使用电子产品,一定不能让学生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避免出现沉迷网络的情况。

这场闹剧终于结束了,小女孩儿不情不愿的停止了哭声,慢慢走进学校,看到这个场景,想必一些家长也深有体会,很多家长也经历过自己孩子不愿意上学的过程,一般在这个时候,家长说什么孩子都不会听,不管是耐心给小孩子说道理还是强硬拽拉孩子,基本上都没有什么用,那么这些学生为什么会对上学有这么强烈的抵触心理呢?

1.孩子不想上学有很多“原因”和“表现”,身体不舒服,不喜欢某某老师,做作业拖拉,赖床,等等,这些都只是表象,想要孩子能够更好的上学,更好的和同学们老师们相处,你需要了解这些表象背后的原因。

2.3.和孩子多多交谈,了解孩子对新学校的印象,也可以多告诉孩子一些你上学时愉快的经历,使孩子向往学校的学习与生活。

3.四、在入园初期家长要按时接、送孩子入园,没有特殊原因,家长不能因一时“心软”或一些不重要的原因而不送孩子入园,这样会让对幼儿园陌生感的时间增长,造成孩子不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另外,家长还要按时接幼儿,不能让孩子在入园后的前几天里感觉离开父母的时间过长,从而产生焦虑的心理,造成对幼儿园的恐惧,拒绝入园。

4.自从有了孩子,自己就升级成为家长,就得对孩子管吃、管喝、管住、管上学……在满足孩子愿望方面,家长们从不吝啬,可以说是竭尽所能,无微不至。

5.对于孩子的学习问题和情绪问题,家长不宜过度焦虑,导致父母把负面情绪不知不觉地传递给孩子,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关于电子产品如何让人上瘾的话题我就不展开说太多了,《欲罢不能》里一大半内容都在讲游戏设计师们如何绞尽脑汁设计沉迷体系。

的确是这样,很多家长提到:同样的社会环境、一样的压力,为什么有的孩子就适应得很好,偏偏我家孩子就焦虑抑郁了?

母亲担心孩子年幼时,父母保护孩子的本能。别人不能问自己其他父母的父母应该做什么。但是,只要时间和距离允许,孩子仍然可以独自上学,这也是为了将来促进孩子的独立性。

焦虑往往源于对于某件事情无掌控,一些父母正是由于不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对什么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有错误认知,这都是自身素养的不足才会导致的焦虑。父母要加强学习,了解了孩子的发展规律,掌握正确的成才观和科学的教育方,焦虑就会越来越小。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