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实测分享网瘾戒除学校有方法吗

年光似鸟翩翩飞,世事如棋局局新。一个充满快乐,富有情趣的暑假悄然而至。在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努力配合下,在老师的不倦的教诲和辛勤耕耘下,您的孩子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取得了进步。充分展示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的巨大成果。他告诉我:“埃克塞特学校有一个越来越常见的现象,父母让孩子注册为寄宿生,可6个月后,我们发现这些家长又在附近租了一间公寓。为了当‘好父母’,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很复杂,对此,我给他们的回应是:‘独立生活经历是寄宿学校的一大特点,孩子会通过自己洗衣服培养起独立性。’

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难题,赖丹凤老师从五个方面入手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通过与家长在线上互动以及快速测验等形式,引发家长思考沉迷手机的原因。她提出只有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警惕手机的真实危害,培养与示范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引导孩子们放下手机。

说到毅力与责任感,副校长先生认为在公立学校里,最需要毅力的是家长——孩子学校不好、没完成作业、与同学有矛盾、不穿校服等,都是联系家长,而不是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对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可以说是不好的、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人们在抵御日益发展的电子环境时缺乏力量。那些游戏操作能力不强的人可以没完没了陷入短视频、小说、购物、直播等等,总有一款电子产品满足你的“瘾”。如果人有内在的匮乏,觉得生活无聊、孤独和不被理解,又难以在现实生活上进行开拓,那么未来还会有更多电子产品来填补,会有更多沉迷出现,沉迷类型会日趋多样化和精准化。

学校的中高考成绩也是学校实力的一种体现,家长也可从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孩子选择心仪的学校。(以下仅为收集到的2020年学校相关信息哦)

陈老师表示,对于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社会、学校、家庭都已经在积极的关注。作为家庭来说,就是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则,尤其在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自制力和习惯的时候,家长务必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做好监管。面对孩子要破坏家庭规则的请求时,务必做到温和而坚定的拒绝。绝不能破坏制定好的规则,但要用平和的态度去表述。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人越来越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一有闲暇便拿出手机翻看,在家也不例外,导致现在的孩子两三岁起就会玩弄手机,用稚嫩的小手来回划拉,身边甚至还有大人夸赞孩子真聪明。殊不知,孩子一旦玩上手机也会上瘾,就很难要回,如强行要回,孩子就会生气发火,脾气暴躁,甚至连大人也打,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代青少年都有属于自己的游戏,从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翻花绳到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游戏。但是由于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育阶段,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过度沉迷网络游戏,甚至产生不能自拔的心理依赖。因此需要青少年“防沉迷”模式及家长合力来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