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孩子教育学校哪家更有心咋搞

路途遥远,我们家长不能及时到学校了解孩子学习及心理情况,张老师时常通过微信等形式让我们了解到孩子的学习动态,她并且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教育方法等各方面和家长沟通,营造了一个家校一心,共同为孩子保驾护航的良好氛围。如果孩子运用正确的方式开始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有用与有趣时,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甚至于爱上数学。

情绪是一个信号,提醒自己将要面临的挑战。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行为,看到情绪。然后对孩子说:“我注意到你睡觉翻来覆去睡不着,你是不是感觉很焦虑?”

要想让孩子爱上幼儿园,作为家长,一定要善于“正向引导”,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暗示,多和孩子讨论在幼儿园里发生的快乐、有趣的事情,比如:老师今天讲了什么好玩的故事?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今天又学了什么新游戏?今天认识了哪些新朋友?这样的提问能强化幼儿园在生活、学习方面更有吸引力的地方,逐渐让孩子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丰富、有趣,进而更加愿意去幼儿园。

研学旅行的重点在“学”也在“行”,长期封闭的教学生活不适合孩子的多方面发展,因此在合适的时机让孩子接触一下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有好处。孩子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其他方式的共同作用,研学旅行刚好能够锻炼孩子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的能力,让他们明白把握未来的重要性。

很多人学习是有目的性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文凭,谋求更好的发展,获得更好的工作、更多的机会。事实上,学习本身也可以给人带来很多乐趣。因为不断的进步,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中国的父母特别焦虑,也许因为人口多,就业压力大;也许因为攀比心重。总之孩子1-3岁,就焦虑重重,孩子有一点问题就特别焦虑,给孩子贴标签,自己吓自己。其实有些问题是普遍问题,比如敏感期问题、叛逆期问题,它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必然现象,了解了就不需要焦虑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身为父母,难免都会为孩子焦虑,但是,此焦虑是身为父母的焦虑,而不是因为听损的焦虑。

在培养智力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他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和善于说话。”他建议我们逐步培养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告诫我们“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他在书中写道:“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分数——这一切绝不应当成为用来衡量、评价一个人的惟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如果在教师看来,他只是一种头脑里被填塞知识的生物,他就不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如果一个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类心灵的某一领域成为主宰者……那么,所谓的人就是不可思议的。”这段话对素质教育而言,不就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吗?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