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宜春高安叛逆厌学孩子学校

生完孩子不到两个月就上班,因为经济能力有限。而公婆不愿留下照顾孩子,自己妈妈因为身体原因带不了,只能让公婆将不足三个月的孩子带回老家。父母看到孩子不上学,天天在家玩游戏,然后内心煎熬,说教、责骂和催促着孩子,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伤自己的同时还伤孩子。

孩子我要告诉你,虽然有人“一考定终生”,但考试绝对不是上学的全部意义,上学是为了更加茁壮地生长。除了应试,你必须学会思考、竞争、选择、接纳、宽容,未来,这些都是你与世界共处的智慧。

江南实验学校有底气这样做,是因为这个学校不给一二年级孩子布置作业,已经是多年的传统,此次提出“不背书包上学”的设想,只是从内容到形式上都统一了。学校以前在“轻负担、高质量”上已经下足功夫,有足够条件去推行这种做法。

年龄越大的孩子,在合理的时间内自己从床上跳起来的可能性就越小。虽然青少年应该变得更加独立,但随着孩子的长大,有时及时起床按时上学就成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很多妈妈来咨询,会间接吐露一个现象:孩子生病是妈妈的事,上学是妈妈的事,吃喝拉撒等都是妈妈的事,而爸爸既不愿出钱也不愿出力,逼着妈妈全职,又经济上各种管控。

小孩子不愿离开父母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心智的成熟,应该逐渐形成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较焦虑的孩子一方面是先天素质、个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家长的言行有关。

有的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不主动学习;有的孩子一提起上学就紧张、头晕;有的孩子一到校门口就肚子疼,甚至进了学校也不进教室;还有的孩子干脆不上学,长期不出门,就躲在家里打游戏、睡大觉,浑浑噩噩打发时间。

而父母离开青春期很久了,父母的内心是认为自己的子女有能力去完成一些他们貌似都可以完成的任务,比如青春期的上学,长大后的找工作,结婚等等。如果子女没有按照这个模式去走,那么他们当即的反应是计划有变化,可是应该怎么解决呢?孩子的未来怎么办呢?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