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判逆学校在那里怎么办

2024-06-09 23:14:23   

在幼儿园开学半年前,我为儿子选择了一家口碑好的英语兴趣班。一是为了激发孩子学习外语的天分,尽早开启“母语式”浸染。二是为幼儿园生活做好“试错”的准备。英语课大概2小时,让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内与父母尝试分离,既达到了轻缓的适应“分离焦虑”,又让孩子获得了十足的安全感。很多家长表示,孩子上幼儿园,自己比孩子还焦虑,有的甚至会痛哭流涕,被戏称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孩子入园时”,这种画面在前两年也是屡见不鲜。

家长应该与老师共同进行引导,不能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责备的习惯。在学校,也就是被罚站,或者是去找父母。

当然是选择后者。但,凡是要立规矩一定是痛苦的,更何况还是面对一个孩子,一个对自己没有太高要求的、资质平平的孩子。我也常常矛盾着,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很优秀,另一方面又希望家里能少一些指责和批评。但要调和好这两种关系真的很难,我的焦虑可想而知。和周围的同事一聊,大凡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和我家情况相似的并不在少数。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焦虑?我觉得有两点重要原因。

教育孩子是一个以身作则的过程,很多家长为了阻止孩子买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时经常不注意说话的方式,而是很直接地告诉孩子,要懂事,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予许等说,可孩子那么小根本就不懂,家长为什么非要阻止自己,还说:“你要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不要总是乱花钱。你要懂得勤俭节约”久而久之孩子就“懂事了”。

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面对孩子可能出现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家长要理性认识,为孩子提供支持和帮助。要以平和的心态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了解孩子焦虑背后的原因,鼓励他们面对问题、寻找方法、付诸行动。

二、如果你暂时回答不了孩子提出的问题,你不能含煳其辞,假装了解。应该认真地对孩子说,我不知道,我们可以一起查阅资料,看看这个答案是什么。这可以使孩子从小养成就查阅的习惯。当他们将来遇到困难或者问题时,他们自己就会知道该如何找到答案。

家长们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成绩和健康,可是这二者是明面上的,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慢慢养成的习惯,却总是被家长们自然而然的忽视。身体素质可以通过后天慢慢锻炼,学习成绩也可以用努力去弥补天赋的欠缺。而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旦被破坏,就像是摔坏了的瓷器,即便再用胶水粘补,也依旧会存在明显的、难以修复的裂痕。

老师们跟随孩子的脚步,遵循他们的需求,围绕着四种良好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以“游戏教学一体化”的特色教学模式,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展孩子们丰富多彩的一日活动。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