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科技通报宜春铜鼓军事化学校事件怎么办

家长不应该干预孩子太多的学习和生活。给孩子点空间,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能调整过来。这孩子向家长诉说,希望得到家长帮助,也是家长长时间家庭教育的必然后果。家长朋友通常认为孩子只要做好学习,其他什么事情都可以由家长来操办,这样孩子也养成了对家长的依赖,那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独立。下达指令之前,养成既定的行为习惯,比如:1、老师叫出自闭症孩子的名字,孩子就看向老师;2、老师给出指令“手放好”,孩子就把手在桌面上放好。这两个动作不仅要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做,更应该在给指令之前就高频率地做,以养成孩子条件反射性的行为习惯。换句话说,当老师叫了孩子的名字、让孩子把手放好之后,孩子期待的下一步就是老师的指令。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反思一下,是否建立了完整的家庭教育制度,孩子之所以在学校会很乖,那是因为学校是一个集体,老师会无差别要求每一个孩子去遵守学校的规则,而此时的家庭如果没有规则可言,孩子就会将家里作为一个放飞自我的场所,再者如果家庭成员过度溺爱孩子,孩子就会失去应有的抗压能力,在面对不同环境的外力压制,孩子就会很难适应,这也是厌学心理出现的原因之一。

坚持原则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关系到孩子良好习惯养成,从小让孩子懂的敬畏规则,而不是处处以我为尊。希望孩子遵守的原则,父母必须先遵守。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戒网瘾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修地球,去扫大街。”功利性过于强烈。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坚持学习英语的习惯养成后,学习效果也会更显着,孩子也会收到正向的反馈。如此一来,小朋友们会更积极,继续自主学习,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孩子不想学是一种正常心理,成人也有抵触工作的到时候,面对厌学,首先父母不能阵脚自乱。应该了解清楚真正原因,让孩子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多陪伴多关怀,少发号施令和控制,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懂得无论以后的他是成功是优秀还是普通,都不会影响父母对他的爱。还要用实际行动让孩子体会,学习虽然苦,但只是一时,逃避学习的苦,生活的苦将伴随一生。

那么孩子拖拉磨蹭的第二个原因就跟家长有关,孩子可能会感觉到被逼无奈,消极对抗。我有个朋友,她亲戚的孩子上五年级,现在出现厌学情况,问我怎么办。后来了解到原来这位妈妈从小就是学霸,很在意学习的效率和成绩,儿子三年级时都能很快写完作业,于是为了让孩子有时间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她就每天给孩子布置额外的家庭作业,刚开始孩子也还配合,很快完成了。可慢慢的孩子发现他每天都要比其他孩子多做很多,心理开始不平衡了。心想反正做完作业也没得玩,等着自己的是更多的作业,就开始越来越拖拉,最后这种消极对抗的方式也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了解病因,对症下药。要解决孩子厌学问题,必须先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有些孩子厌学是因为和同学闹了矛盾,不想在学校见到这位同学;有些孩子厌学是因为受不了老师的批评,产生了抗拒心理;有些孩子厌学则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想逃避学习。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