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特训学校戒除网瘾学校有办法吗

临近上学的前一天,调整孩子的生物钟,按照在学校的作息时间来。早睡早起,不能因为在假期就晚睡或者睡懒觉,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睡前故事,哄孩子睡着,不能让孩子睡前还看动画片,这样只会让孩子大脑更兴奋。早上可以带孩子做运动,放英文儿歌,让孩子从睡梦中清醒过来。另外,要想孩子按时睡觉起床,家长也要做好榜样。孩子在学校根据不同年纪具备的能力会接触到不同的工具,加上学校的要求也不同,像是蜡笔、彩色笔、水彩、剪刀等,虽然上学后会慢慢练习,但在这之前也可以帮孩子先打基础,例如:精细动作的小游戏、或是让他们可以先认识这些用具,即使只有看过、摸过、随意涂鸦/剪过都可以,孩子之后也会越用越上手。

然而小孩子们就没这么幸运了,我们每天上学离家要走出好几里路,带烘坛很不方便。男孩子们性情顽劣,带烘坛上学难免有将它打碎之虞,而且柴灰里的火种如果不更换,两三个小时后也便熄灭了。我小时候喜欢生冻疮,脚后跟和手指经常冻得皮开肉绽,惨不忍睹。我想要是上学的时候有只火炉该多好呀!

据数据统计,孩子每天往返在上学路上的时间约为80-160分钟,有时为了赶公交车会来不及吃早餐,很多家长们为了让孩子早晨上学不迟到,每天定两三个闹钟提前起床,家长一边着急送孩子上学,一边担心自己上班迟到,而为了能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很多家长也只能不辞辛苦的接送,披星戴月的奔波在路上,不仅让孩子疲惫,家长也是身心俱疲,于是很多家长感同身受总结的经验就是:“只有经历过接送孩子上学放学的苦,才懂得目送式教育的重要性”。

想要找到逃避上学的原因,不能直接问“为什么”这种开放式的问题,而是要用列举的方,问孩子一些具体的问题,以便唤醒他们的记忆,帮助他们厘清自己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

我坚信有很多的家长和老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一旦不看孩子的成绩,就会发现孩子其实真的有很多可爱之处,父母会发现上学前的孩子是多么可爱,笑得多开心,上了学孩子的笑容越来越少。如果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成就真善美,让孩子获得成就感和自信,这种教育的本质情感分享一定是快乐和骄傲的,可是为什么孩子上学后,这种快乐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究竟是这种快乐的缺失是孩子个体的特殊遭遇,还是普遍的还是沦为个别现象?如果你看到这里,如果你的孩子刚上小学,你可以看孩子的笑容是多了还是少了,如果你的孩子刚上初中,你可以问孩子一个问题:“孩子,你觉得上学快乐吗?”答案就说明了一切。

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一个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会让家长在一年级上学期心中的焦虑和压力都减少很多,但实际上学前班带来的这种优越感也仅仅能保持在一年级上学期而已,真正能让孩子一直保持优势的唯有阅读。

而有的孩子,虽然能上学,路上却充满了艰辛。大凉山悬崖村的那些孩子,以前上学要徒步攀爬17段,落差近千米的陡峭藤梯!

尤其是寒假、暑假这样的长假,很多孩子会有“假期综合征”。假期中饮食、作息无规律,玩电子产品无节制,开学后没有状态不想上学。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