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青少年读的学校怎么办

与个别家长交流。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儿童,学校希望教师能随意地与个别家长像拉家常一样谈孩子的事——彻底摒弃过去所谓的家访,因为有的家长总认为家访就是老师告状,所以学校主张教师与家长如同朋友聊天一样交流。在轻松愉悦的交谈中,教师能了解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然后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恰当地提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建议,鼓励家长和教师一同努力,让孩子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朝着好的向发展。所以作为家长们在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成人,一个视法律规章制度为儿戏的学校,又怎么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好多家长不清楚,其实孩子的问题,就像是一株株野草一样。无论孩子表现出怎样的成长问题,只能说明这些问题已经生长出来了,只是被你看到了而已,但是孩子真正的核心问题,往往是隐藏在土壤下面的。所以,仅仅解决表面问题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孩子沉迷手机、厌学的根本原因就是本身的心理素质不稳定或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孩子内心缺少了自尊、自主和自信。

非常感谢学校的这种教育理念,按孩子的特长、兴趣发展,让家长参与进来,让家校有效沟通,和孩子们在这里一同感受、一同走过,愿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引导教育下,健康、快乐成长,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位学生,都会和我们校园的白鸽一样飞向更广阔的蓝天。

四是要提高家庭教育的素养。作为家长,我想有三个方面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焦虑,比方说考试焦虑、排名的焦虑。现在学校里的考试不让排名,考试成绩整体不公开,我们的家长心里就没底了。过去每次孩子的考试成绩下来家长都要算名次。往前走了,心里很高兴,停滞不前了,就开始坐不住了,往后了,更是天下大事。我们有没有看到孩子每次考试成绩的意义在哪里?是看见孩子的成长?看见孩子的问题?我们的孩子到底如何改进呢?如何天天能够通过每次考试找到未来的方向呢?如果我们把考试功能回归到这样的定位上,我们家长的教育焦虑、考试焦虑会不会降低?

问题少年叛逆学校认为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在0——6岁,作为家长和老师在这一时段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和生理变化,把握住了,会对孩子的一生有深刻影响。每个孩子在这一时段都会有一些变化,特别是到了初中,变化会更大。

小学三年级是孩子学习阶段中特别重要的转折期,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虑,孩子在上一二年级的时候基本上不用多操心,拿双百也是时有的事情,但到了三年级成绩就发生了严重的滑坡现象,前后较大的落差感也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自信心受挫,有些孩子,甚至因为“学不进、听不懂”而出现厌学现象,而三年级学习直线下滑的变化也让很多家长苦恼不已。

孩子厌学,家长、老师都头疼,咋办?有的孩子假期在家玩的很好,但是一提到开学,就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可以说厌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学习成绩差和有偏科现象的学生更是如此。厌学情绪犹如病一般具有传染性,在班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必须积极应对,及时解决。

比如买一个串珠玩具,把规则讲给孩子听,可以先带着孩子玩一会,比如分辨一下颜色,讲一些几何形状,教一下方向,还可以摆一些图案,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样,玩的差不多的时候,如果孩子不累,家长就可以鼓励孩子自己独立的玩一会,并告诉孩子,家长也有家长的事要做。要给孩子灌输是在工作,而不是做游戏。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