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分享攻略】治疗叛逆学校咋搞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的焦虑即使不说出口,也会传染孩子。家长的焦虑由价值观主导,社会比较在所难免。这当然是正常的:人作为社会化、集体性动物,通过和集体的比较证明判断自己的价值(Lunetal.,2007)。孩子作为还不能完全独立的个体,本能便会敏锐地识别物质提供者(家长)的情绪变化。家长需要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为孩子提供积极正向的情绪价值,营造幸福温馨的家庭氛围。既然小A想不通为什么要学英语,那就和他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通过各种手段让其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这,是很多老师容易犯的错。

此外,家长也可能会将自己的焦虑不断投射给孩子,比如自己很焦虑,就常常莫名其妙指责孩子、下意识疏远、过度控制。

家庭教育一直是孩子成长生涯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开展下,为之产生的家庭教育焦虑也日益严重。

一些家长最感到头疼的就是孩子不爱学习,往往为之绞尽脑汁,但收效甚微。这种不爱学习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厌学,是学习动力缺乏所致。为什么会出现厌学现象呢?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焦虑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

很多学校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在校内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关注、陪伴、咨询。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们,在这方面应承担着重要责任,平时要有意识学习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尊重孩子,获得孩子的信任。在唯分数论的时代,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像除分数之外的事都不重要。等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或厌学之后才着急求助,其实,成绩下降、厌学只是表现,背后有着更多的原因。

通过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孩子厌学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有的原因还隐藏得很深。陈焰老师把孩子厌学问题比喻成魔方问题,意思是,你看着要调好这一面,另一面又乱了;你看着解决了这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总是顾此失彼。

三周岁,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每一年开学季,都能看到孩子的身影已经进入教室,可是脸上挂着泪痕的父母,却望着校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