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只招收叛逆学生学校有方法吗

家长们一定要在这段关键时期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否正常,不要让孩子一直处于高压状态,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应该尽量的和学生进行沟通,确认孩子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以后,可以考虑带孩子去放松放松,这样不仅能孩子可以缓解负面情绪,还不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不要介意给服务对象一些个性化的帮助,机构要习惯于当雷锋。针对个性化的家庭教育状况和诉求,充分掌握不同家庭教育实际情况,有的放矢,不断跟踪与反馈,分阶段、分类别地给予个性化指导。进行家庭教育问题诊断前,教师应尽量对家庭进行深入了解、访谈、记录,确定主要问题,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提出个性化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

1.成年人尚且如此,精神发育期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更容易遭遇网络垃圾污染。青少年沉迷网络,是社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只是外部诱因,家庭成长环境才是产生的根源。交人交心,治病治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家长必须做孩子成长的表率,和引导的指南针,孩子才不会陷入网络而不能自拔。

2.在电子产品如此丰富的信息时代,很多孩子都抗拒不了看电视的诱惑,但在家长眼中,孩子迷恋电视机就是玩物丧志,于是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一些家长开始对沉迷电子产品的孩子采用强制手段。

3.引导健康社交。假期是孩子接触社会、锻炼成长的良机,但“放养”不等于“放羊”,建议您了解孩子的假期线下活动,做到明去向、明归期、知同伴、知内容;教育孩子不去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娱乐场所、网吧;建议不让其他同学在家留宿。了解孩子的线上活动,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建议您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电子产品使用公约”,控制时长、健康上网、文明上网、不沉迷网络;同时保护好个人信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4.没有不良嗜好。我曾在孩子中搞过一个问卷调查:“你最希望你的爸爸妈妈克服的缺点是什么?”答案有:“吸烟”“说脏话”“酗酒”“博”“沉迷网游”……凡此种种,应该是父母最不希望孩子染上的嗜好,但有的父母们已经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了。很难想象,这样家庭里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文明人。让孩子成为一个纯正的人,请从自己做起。

5.在小学任教的张老师则说,学校为了严防学生沉迷电子游戏,明令禁止学生把包括手表电话在内的一切电子产品带进学校。

答:每年中考、高考前都有很多家长出现焦虑症状,主要原因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有许多家长把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总怕自己的心愿不能完成。建议家长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兴趣等,和孩子一起制订合理的目标,可以既有近期目标,又有长远目标。目标最好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那种,这样大家都能看到成果,增强信心。因此,唿吁家长们把焦虑的心情转化成实际行动,帮助孩子切实提高成绩。

机缘巧合,节目组来到了高占喜所在的村庄。选中了高占喜的家作为交换对象。他将和湖南长沙的魏程互换。魏程也是一名初一学生,家境富裕,在长沙重点中学读书,因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父母无管教而求助于节目组,他将来到青海在高占喜家生活一星期。

因为疫情只能上网课学习的孩子,一接触网络就开始沉迷各种电子产品,手机、ipad、电视……孩子每天手机不离手,作业一直拖延,家长稍一批评就脾气火爆,家长的内心只有“崩溃”二字。有时候真的会想能否换个孩子,最好是邻居家品学兼优的那种......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理念,我们不难得出,有读书的生活,就是有读书的教育;反之,有沉迷电子产品的生活,就是沉迷电子产品的教育。有勤快自律的生活,就是勤快自律的教育;反之,有懒散不自律的生活,就是懒散不自律的教育……我们想要受什么样的教育,便须过什么样的生活。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