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带你了解叛逆教育孩子学校咋搞

与其说这本书是用来引导孩子认识幼儿园,不如说是引导家长认识入园前的幼儿的表现状况,知道上述所讲的表现,不过是孩子因为害怕分离,害怕陌生环境而产生的焦虑。作为家长,学会认识和接纳孩子的这些表现,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训斥,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多么关键的一步。而这样的压力不仅会让家长焦虑,也同样压得孩子喘不上气来。一点休息放松的时间都没有,反而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也越来越不快乐。

这曾经也是一个厌学的孩子,妈妈在孩子再次不想上学的时候,只是陪伴和倾听,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劝孩子上学,可是不劝的结果明显比劝的结果要好多了。以往她越劝,孩子越急,越不想上学,这次她虽然迷茫,却也没再劝了,结果孩子反而去上学了,而且“问题”还在,座位也没换,结果孩子自己想出了解决的办。

这些根源的问题没有缓解,孩子就会内心抵触上学,实际上,在他们的体验中:上学带来的痛苦远远>其他。这就产生了回避。回避一旦强化,就会陷入一个死循环。这就是最难的地方。

孩子是未成年人,对于家长来说,要帮助管理好孩子的作息。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暑假可以适当放松,但不能完全放松。在作息上,就不能晚睡晚起,在开学前,家长要引导、督促孩子按上学的作息时间来安排生活,开始适应上学的生物钟,尽可能的按时起床、睡觉和均衡饮食,并配合一定的户外活动,从容应对开学后生活状态的改变。

2.帮助孩子调整生活习惯。家长要提前让孩子执行上学期间的作息制度。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

老师警告了一次两次,最后干脆不来上学了,每天躲在宿舍里玩手机。老师一看管不住孩子了,于是把刘妈妈叫他来学校,刘妈妈质问孩子手机是哪里来的,孩子说是二手市场买的。

所有的问题形成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一旦孩子出现了不想上学的想,这个上学的畏难情绪一定是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如果孩子能告知家长背后的原因,不管是什么原因,家长都不要激动和冲动,一定做到继续冷静和理解,感谢孩子的信任,去感受孩子的感受,然后再一起去探讨如何解决?需要家长如何帮助......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温暖和爱,增加孩子内在的力量!

经常长时间的松散生活,孩子的心思大部分用在每天如何玩耍,重新拉回到学习状态需要时间,难免出现厌学、抵触上学的情绪。或者身心疲惫、精力不集中、甚至记忆力下降等情况,这些都将对假期后的学习带来不利。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