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教育机构如何是好

2024-06-18 14:46:49   

所以通过对比两所学校,你能够看到,B在的学校明显教授内容简单,作业简单,要求要低一些,还有各种支持(助教,小组等),但B仍然觉得特别特别疲惫。昨天晚上他做了作业,不到八点就上床睡觉了,早上他仍然觉得累得不想上学。很多ASD孩子,比如supermamsen的老大,不想上学是因为焦虑,这个跟学校的环境密切相关。而B我觉得跟那些ASD孩子还不一样,他是真的觉得特别累,ASD的孩子的能量值比一般孩子都要低,但是B实在太低了,他干一点事情就累得不行了,焦虑我目前不觉得是主要因素,他还挺喜欢出门的。不管哭也好,笑也好,这是孩子人生当中必须经历的事情。而且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开始上学了,也意味着孩子的人生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应该是值得开心和庆祝的事情。

再者,家长要帮孩子调整好作息规律。居家学习期间,孩子们由于自控力较弱,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难免会养成懒散、注意力不集中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提前一周,为孩子营造“预开学”氛围,比如严格执行上学时的时间表,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赖床,方便孩子适应上学的节奏。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抓孩子作息时,不可太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将作息从无序调整至有序。比如,第一天8点起床,第二天7点45分起床,第三天7点30分起床,慢慢过渡,允许孩子有调整和适应的过程。

同样的,我也发现,焦虑并非是在家长一个层面可以解决的。幼儿园、学校、社区、户籍、福利、就业、舆论、教育体制、经济环境……这些都是构成焦虑的原因——只不过家长把这些影响转移到对孩子的教育上来了。

当代年轻人养孩子的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过去,需要在孩子身上所花费的“养育成本”,似乎已经不单单是一日三餐、送孩子到学校上学那么简单了。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部做出相关调整,各地教育局陆续发出公告,表示孩子的入学年龄放宽至12月31日,并且采取志愿原则,家长可根据孩子具体的情况决定是否上学,更有“五岁就可以上小学”的消息传来,并且唿声越来越高。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一定提前告知并强调给孩子关于上学后纪律性、规范性的问题。并注意劳逸结合和强度,不能让孩子在上学前就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学习也是如此,本来学习是孩子为主,家长为辅,结果现在成了家长为主,孩子为辅,与其说是孩子在上学,不如说是孩子在给家长上学。

房子是孩子上学的门槛,房子的价值是孩子读书的资格,这仿佛在富人和穷人之间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围墙,墙上寒风刺骨,让人瑟瑟发抖。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