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安庆大观叛逆厌学教育学校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罗爽认为,对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当下我国家庭教育领域存在“丧偶式育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父母育儿焦虑、城乡间和地区间家庭教育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亟待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需求增长明显。并不是补了课,孩子的成绩,就一定能够有所提升,只有找到了孩子成绩不佳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完成家长对孩子成绩跳跃式前进的要求。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写作业不专心,就非打即骂,这样反倒让孩子更抵触,写作业时提不起精神,害怕父母骂,长此以往下去,孩子不愿学习、不愿和人交流,负面情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再管则更难纠正。

1.每年秋冬季是孩子就诊高峰期,一方面是由于天气越来越冷,孩子的身体抵抗力减弱。另一方面,孩子们上学期间互相接触,增加了互相感染的机会。除了季节原因,还有些孩子因为对上学存在抗拒心理,产生了焦虑感,如果不能及时缓解焦虑,就会逐渐将内心的不适转移到身体上,出现躯体反应。尤其低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压力躯体化。

2.上学时,家长将孩子送到大门口,让孩子自己进学校,直接进教室。请家长不要随意进出学校,更不允许将孩子送到班里。

3.从知识教育和培养的角度来看,家长都认可学校的教育是非常有用的:上学的孩子一定比不上学的孩子强;孩子每一天也都在取得进步;每个家长都支持孩子去学校上学。

4.所谓“育人先育己”,当家长向孩子提出种种要求时,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做到了这些。在孩子上学之前,接触的最多的人就是父母。

5.今天早上,也有家长表示,低年级家长可能不放心,还要接送,到了中高年级,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上学,毕竟小学都是就近划片。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也是人生成长里程的开端。孩子从出生起就和父母在一起,其语言能力的培养、情绪情感的变化以及行为举止的习惯等都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因此家庭教育在孩子人格形成、性格培养和心理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学校教育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

他曾跑到工地上拉回因为想赚点快钱就不读书的孩子;跑到网吧拉回沉迷游戏对学习没兴趣的孩子;跑到家里拉回因为父母原因不让上学的孩子。

以前我们上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命运,大部分在农村的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为了走出农村,现在的孩子生活水平很好,吃喝玩乐样样俱全,没有了以前的学习动力,他们更加追求自己心灵上的满足。

想一想,自己是否无形中给学校树立了一个消极的形象。例如,你们班小花很聪明,能背200首诗,你应该多向她学习。你们不听话,就把你们送到学校,不接你们…像这样的话,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对上学产生了抵触心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