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科技通报六安舒城孩子叛逆送去什么学校咋办

作为家长,首先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础和品质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质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学校是接过这块毛坯进行继续加工的,从家庭到学校离不开正确家庭教育的配合,倘若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师资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你想,同样一个教师在同样一个班级上课,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而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一些呢?其中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即使孩子厌学了,家长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学会共情,认同孩子的厌学心理,理解和尊重孩子。毕竟,家长是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更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在家长的理解和帮助下,孩子才有可能逐渐摆脱厌学的困扰,也会越来越自信。

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家长,因为幼儿园是孩子上学生涯的地基,地基打得好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涯才能建得起来高楼大厦,不然稍微一点动荡都会全盘皆崩。

1.对不上学的孩子的管理和治疗,通常有强调自我管理训练的问题行为导向方式和强调包括药物治疗在内的神经脑科学导向方式。

2.很快郑某去了某快餐店打工,一天100块钱。半个月前见到郑某,我真诚地问他:“你想上学吗?”他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吗?”他点点头。“什么时候想上学了给我说一声,立即入班。以后走上社会是需要有学历的。实在待不住,以后也要上个技校。”他点点头。与郑某说过之后没多久,郑某的妈妈打电话说:“杨老师,今天郑某回家给我说了,他非常想上学。”我笑着对他妈妈说:“想上学是你的想,不是他的想。为了孩子你和他爸商量好,想办先让孩子吃吃生活的苦吧!你放心,我绝不拒绝孩子到学校来。相反,我非常想让他到学校来。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让孩子身在学校心也在学校。若想孩子身心安稳,只要您能配合我就行!”

3.读懂孩子情绪。经过这个长假的休息,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甚至紧张,家长要正确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理解孩子产生的这些情绪,分析产生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家长要与孩子一同进入学习状态,多鼓励多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4.曾经有研究者让一些9~13岁已经诊断出有焦虑症的孩子和一些没有焦虑症的孩子一起在10分钟里尽可能地完成一幅拼图。

5.另外,还要注意控制监管孩子观看社交媒体的时间,特别是那些会增加孩子们焦虑和恐惧的疫情报道,年幼的孩子们过多地吸收了这些可怕的信息,极有可能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例如做噩梦、焦虑、恐惧、易怒、逃避上学、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等等。

想要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家长要用正确的方法。不要用吼叫、强迫的方式,让孩子只是在父母的强压下屈服,最终影响孩子的性格,反而适得其反。

当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已经对上学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和惧怕的心理,以后孩子还能好好学习吗,还能学好吗?即使家长在后来认识到了这方面的错误,要想改变,恐怕也需要很长时间,付出更多的心血。

很多家长都为孩子迷恋电子产品而焦虑,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我的焦虑不是持续性的,是间歇性的,自己的情绪不好是这种焦虑的爆发期。于是开始和孩子“沟通”,无果后就开始吵孩子。

受疫情影响,或许很多学生的心理会比较焦虑,那么家长要主动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疏导孩子们的不良情绪!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