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必看教程教育叛逆孩子正规学校怎么办

看绘本的出发点,本来是为了孩子学习知识、启迪智慧,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可如果看的是这样的读物,父母的一番努力岂不是反倒害了孩子?在寄宿学校里,父母不能监督孩子的一举一动,所以如果孩子养成了坏习惯,他们很可能不知道,也无法纠正。如果相隔太远,父母和孩子可能没有共同语言,可能无法谈及任何事情。

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只是一个表象,其背后,都藏着从未被满足过的心理需要。曾看到一句话,让人很是感慨:有的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儿,尽管有父母在身边,但缺乏高质量的亲子陪伴,甚至出现更严重的假装在陪伴的现象。那么,孩子只能从电子产品里找到自己的兴趣,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满足。

1.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关爱帮扶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问题,度过一个温暖假期。

2.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是时间,最缺的又是时间,游戏是爱好,谁都喜欢,关键还是不沉迷,能自制,现在的年轻人往往缺少的是这个,所以拳头等各大游戏厂商就盯住了现在的新生移动客户端,也就是手游,方便快捷,新兴的宠儿,但是也失去了游戏的本质,游戏的本质在我看来还是网吧五连坐的声嘶力竭,游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一起游戏的兄弟们啊。当下,社会水平的进步让电脑成了日常用品,方便了我们的生活的同时,却少了最原始的社会交流,电子产品的兴起,却成了人与人交流最大的阻碍,可悲。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3.在我们家,我知道孩子最怕“无聊”。一旦无聊不是沉迷电子产品,就是调皮捣蛋,所以防控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改造环境!

4.首先来说策控制吧,如今电子产品泛滥,各种手游层出不穷,确实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有一种迷恋式的沉迷,无控制的想玩游戏,或者看那些短视频,如何从策层面去杜绝此类问题?个人认为在现在人脸识别方便的情况下,如果有可能,可以从6岁开始对未成年人实行人脸系统认证,所有游戏串联人脸识别端口,任何游戏每次登陆都需要人脸识别,以此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以上方式可能实现难度较大,但是个人认为是最有效的防止办)。其次对于租赁此类帐号的商家,加大处罚力度,杜绝商家以此作为商机赚取利益。

5.据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徐方忠博士介绍,小和小曾均存在典型的网络成瘾症状,过度沉迷于手机及网络游戏,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断延长,当使用时间被限制时,情绪非常不稳定,易激惹、发脾气、无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且对网络的沉迷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社交。

学校教知识,家里教做人,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刻苦自律的习惯,培养出坚韧果敢的性格,这样的家庭教育下走出来的孩子才会更加优秀。

对操控“饭圈”产业链的资本、平台、演艺公司等行为主体进行治理和规范是当务之急。同时,也要从提高青少年群体网络媒介素养的角度,减少青少年被“饭圈”裹挟,沉迷于非理性、不健康的追星行为而不能自拔的风险,防止分辨是非能力还比较弱的青少年被商业力量利用、占有而造成“三观”不正,行为取向偏执、片面、激进等沉痛代价。学校和家长要更早、更多联手,提升、培育网生代青少年群体媒介素养。

用好课余时间。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完成剩余书面作业,进行必要的课业学习,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阅读和文艺活动等。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和网络,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

很多学生沉迷电子产品是因为在家感到孤独,那么,这个特殊的时期正是促进亲子沟通的良机。未必一定要父母主动来和我们聊天,我们也可以发起一些有趣的家庭话题,让亲子沟通代替线上交流,比如召开家庭会议、一起做家务、一起看新闻、共读一本书等等。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