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了解详情】温州苍南军事化学校家长发言有办法吗

2017年4月19日,中国首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首播,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教育问题,并一针见血的指出: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相比于问题孩子,父母更需要改造,[1]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家庭教育的热议和反思。笔者通过对影片主人公的案例,谈谈父母对于问题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尽管比较弱,但现在的家长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国家很快就要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相信,在这一方面会有很大的变化。

很多同学渴望养成好习惯,改变坏习惯,但他们又觉得这种“养成”或者“改变”很难。请你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在“养成好习惯”或者“改变坏习惯”方面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想,让这些同学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

郑喜峰教授以《家校共育,赋能成长》为主题,分别从“你爱自己的孩子吗?你爱孩子的方式孩子接受吗?你为孩子都做了哪些改变”三个方面,同时又结合“双减”的政策要求,为家长们进行上了一堂精彩的家庭教育培训课。

夜晚0点,老师直播她巡视孩子们睡觉的情况。看得出,孩子们并没有因为离开父母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孩子们都集中到另外一个幼儿园搞的活动)而不习惯,睡得还挺香的。不过可就辛苦了老师们,我看到已经深夜了,老师都还没休息。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开启了“依法带娃”新时代。日前,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陕西省妇联获悉,西安、宝鸡、榆林、安康、商洛等多地法院、检察机关、妇联等单位适用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通过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督促监护令”、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中心、开办公益家长课堂、制定相关制度等方式,促进家长依法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落实未成年人安全防护工作,大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我觉得这样的家庭,孩子之所以不懂得感恩,是因为父母和孩子根本就没有界限感,父母认为孩子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为孩子服务是应该的,孩子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习惯,对于父母的付出习以为常。

因此,对孩子的管教越严厉,孩子就越不听话。即使孩子服从管教,他也只是行为上的服从,我们无收买孩子的内心。事实上,管教并不等于控制,管教应该是行为习惯的引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而0-6岁是孩子认知“敏感期”,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关键时期。见识,是无形中为孩子积累的底蕴,千万别认为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照料好吃喝就是对孩子负责了。“义务教育”开始于小学,但“家庭教育”从宝宝出生就已经开始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