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什么学校是管不良少年的咋办

确实,家庭教育是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孩子人生目标的实现。父母的帮助,家庭的支持,对于孩子来说太重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的颁布,孕育和发端于深刻复杂的时代情景之中。家庭教育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历史使命,自身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重要影响。促进法的出台,是全面回应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发展对家庭教育的紧迫要求,在立法的观念、内容、结构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我们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可是花园真的是和谐的么?是安全的么?部分老师、学校收受贿赂,校园暴力欺凌愈演愈烈,更有甚者老师就是施暴者,体罚殴打,语言侮辱,更多时候家长们敢怒不敢言,因为一旦揭发可能面对的就是更严重的打击报复,可是,如果我们都退后了,都“忍让”了,那孩子们到底由谁来保护呢?难道要让他从小就经历世界观的崩塌么?家长们可以回想一下,这种事曾几何时是不是也曾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那种信仰的破碎,那种无助和绝望难道要让下一代再经历一遍嘛?我们从黑暗中走出来,就不会让污浊再触碰原本无垢的灵魂。

希望以此次家庭教育系列讲座为契机,能够让全社会更加客观、理性、正确的认识“双减”政策,充分发挥好家庭教育自身独特的功能优势,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许多中小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不够深刻,且律意识较为薄弱,学校在对于生命教育方面的薄弱,这都是引发校园暴力的诱因。因此杜绝校园暴力,绝不是家长一方努力就行,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长期发力。

学校、法院、妇联、社区等“指引”“赋能”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回归家庭,关键角色还是家长。有家长表示,家庭教育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切入更好。广州碧桂园实验学校校长陈钱林分析,通常困扰家长的家庭教育难题有三。其一是家长缺乏时间和精力,对于家庭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教育方向定位不准,“很多家长拼尽全力想把孩子培养为精英,因此只关注分数,往往忽略了孩子品格塑造。”三是方法不当,家长往往用高压来管束孩子,却更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陈虹律师称,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义务、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拒绝或怠于履行的,予以训诫、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此外,如家长发现孩子遭受欺凌,首先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鼓励孩子勇敢地说出来,告诉孩子不是自己的错。如是在校园发生的欺凌,应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必要时可以报警处理,运用律的保护孩子。同时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比如受伤部位的照片、前往医院检查的病历、医疗费票据等;以便追究侵权人相应的律责任。

讲座上,治宣讲者们以当下的治热词—未成年人保护、校园霸凌、性侵等为话题,就一些基本的律知识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探讨,并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角度,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结合身边案例及最高、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重点讲述了什么是校园欺凌,出现校园欺凌可能承担的律责任,面对校园欺凌怎么办;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出现典型网络诈骗中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如何防范电信诈骗等。让同学们树立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治意识,提高对身边违犯罪行为的警觉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暴力,携手构建和谐校园。

三、当事人在遭受家庭暴力时,要注意保留证据,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司机关的帮助。公安机关接到家暴报案后应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并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如不构成轻伤以上后果或其他恶劣情节,按治安案件处罚,对当事人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如后果严重或有轻伤以上情况的,要负刑事责任,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者虐待罪,将被判处刑罚。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