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苏州太仓全国最好叛逆孩子学校

我就是当年被辅导班救了的孩子,辅导班让我接触了更多厉害的学生、厉害的老师和更厉害的学习方法,这些是在我自己所在的学校没机会接触的。今天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家长会,单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你们对自己子女的关心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更清楚的了解初三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促使家长们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这是我们的学生、你们的孩子、学校老师三者共同的心愿。总之一句话:“一切为了孩子”。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我希望也坚信,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成功!

我刚说出让女儿上学的想,婆婆就跳起了脚:“孩子刚过了三岁生日,上幼儿园不是遭罪吗?你是觉得我带不好她?还是嫌我碍眼了?”

1.我的女儿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双减策实施以来,各种校外的培训班取消了,学校放学后的家庭作业也减少了。对于家长来说,刚开始是焦虑的,怕孩子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怕孩子文化课知识掌握不牢固,怕孩子养成懒惰的习惯等等。但慢慢地,我发现这种焦虑是多余的,学校开设了延时课,孩子利用延时课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文化课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学习也并没有落下。反而回家后自由安排的时间增多了,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参与家庭家务劳动,阅读喜爱的书籍,培养其他文艺爱好等等,亲子关系,家庭氛围也有了大大的改变。

2.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发展顺利者对人信任,有安全感;(面对新环境焦虑不安)

3.记者在与三位校长分别交流时,“焦虑”一词被反复提及。不仅家长焦虑,面对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有的孩子也会有明显的焦虑表现。

4.许新颜: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孩子不上学——家庭关系革命的信号》(点击阅读),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疫情期间,我接了大量不上学的小来访者,当我走进这些家庭后,发现孩子与爸妈的分离永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因为这个过程有太多的纠缠和撕扯。而且,不管是“不上学”或者是“与父母争吵”,都是一个信号——家庭关系的模式需要一些调整和面对了。

5.提到教育,相信是父母们的共同焦虑: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焦虑孩子学习不主动,一辅导作业就上火,孩子一打就停不下来……面对这些现象和困扰,作为父母,我们很难做到不焦虑,不困扰,不纠结。曾经我也一样,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找到了育儿的一些理念和经验,分享给正在看文的你,希望能助力孩子快乐成长。

只要孩子认真学习,专心听课,一个班那么多学生老师也管不过来啊!只有靠自己努力学习才有进步,孩子聪明在哪里读书都是一样,不是说好的学校,小孩就一定读得书。

现在很多人焦虑、烦恼的事情之一是孩子的上学问题。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规划孩子的未来,上学当然是成就未来的关键途径。因此,上好学校自然是家长最关心、最费神的一件大事。

提前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和作息生物钟,模拟开学节奏,营造收心环境。按孩子上学时的作息时间起居,按时准备一日三餐,早睡早起,调节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很多父母在有了孩子后进入焦虑鸡娃状态,尤其是孩子上学以后,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恋爱都想要为孩子规划好所有的人生,替孩子做所有的决定。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