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焦作中站全封闭叛逆学校靠谱吗咋搞

双减政策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家长为孩子报辅导班的经济压力,也是为了减轻孩子上学的课业压力,双减政策落地后,许多家长从开始的满心欢喜到后来的焦虑,家长为什么会转变态度呢?现在看来,“家长焦虑”具有极强的传导效应,上述例子生动地表明:家长的焦虑传导到孩子身上,已经给很多孩子造成了严重的“上学焦虑”。

居家学习,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增加,沉迷游戏、网络交友、接触不良信息的几率确实大大提升,难怪家长会有所担心。但是特殊时期,想“一刀切”地禁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是不太现实的。况且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孩子被困在家中无外出,电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陪伴了孩子。所以,与其围追堵截,不如“疏堵结合”以达教育目的。

缺少父亲陪伴的孩子,身体很容易出现焦虑情绪。长期的焦虑情绪,容易引发孩子的肠胃问题。而孩子之所以焦虑,是因为缺乏爸爸给自己的人生指引方向。

名着教育剧本杀,以当下流行的教育剧本杀、益智桌游、角色扮演等元素模块融入其中,让孩子“沉迷学习,不能自拔”。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很想知道当时我放弃什么了吧!初中的时候因为家里穷,孩子多,那个年代农民家庭一下供几个学生同时上学是很费劲的。我家里排行老二,一个姐姐,两个双胞胎妹妹,都相差两岁。也就意味着如果都上大学,姐姐大学没毕业我踏入大学门,两个妹妹上高中,这种情况对于当时的农民家庭是不可能的,妈妈当时的身体不太好,我从小最怕的两件事,一是爸妈吵架,二是妈妈生病,我当时就想即使我们都上了大学,妈妈身体累坏了上学又有什么用呢,我是老二,如果我不上了,她们几个也就能岔开了,于是就怀着这样简单的思想我选择了辍学(很多人可能想,你可以选择打工赚钱养活自己再上学呀!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家庭环境我真的没有那个眼界)。

常常会听到宝妈抱怨:孩子做作业时很不专心、拖拖拉拉;上课时不认真听课,不遵守规则,被老师批评;经常沉迷电子产品,爱看电视;平时丢三落四,文具、作业本、水杯什么的经常不见;情绪也很不稳定,经常爱发脾气……

不论青少年还是老年人,沉迷网络总不是好事。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开始退化,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更容易出现干眼症、下肢静脉血栓等健康问题。再加上老年人对网络内容的辨识能力不强,也容易遭遇网络诈骗等,影响日常生活。

7月底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里第二点指出,“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第八点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防止网络沉迷。”四川省人民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时代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也提到“严格落实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相关要求。”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