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商丘梁园问题少年矫正机构

4.各位家长,至此时,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准备。请根据孩子状态合理调整生活,但不要刻意改变这一年紧张备考中养成的各种习惯,包括作息、饮食等。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最近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

由于一些经历和感受,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家长要正确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理解孩子产生的这些情绪,分析产生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

1.当孩子成绩不好、作业教不会时,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那么淡定,但是如果家长一味发泄情绪,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有时还会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

2.■??调研结果还反映出很多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比如,绝大多数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对其他方面关注较少;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是普遍现象;专制支配型与包办保护型的家长较多,尊重民主型家长数量较少;家长没有足够时间陪伴孩子,对孩子的了解和亲子沟通意识有待加强;家长的言传身教、榜样示范也不够。

3.有的家长和老师,给到孩子的并不是充足的阳光,也不是适当的水份和优质的土壤,反而可能是大棚和沙土。这是孩子出现拖拉、磨蹭、逆反、厌学等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4.如果孩子有能力理解原因,并且在家长提供了理由的前提下孩子更有可能听话,那以家长提供解释;否则的话可以省略理由。

5.二、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成才需要刻苦,但刻苦未必成才。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时间越长、作业做的越多越好。在超负荷的情况下进行学习,会导致孩子厌学,而且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家长应该明白“成才需要刻苦,刻苦未必成才”。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的负担是有限的,超过限度大脑就会抑制,影响学习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家长的首任。

3、“红领巾爱劳动”技能大比拼。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引导孩子尊重劳动者、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放假期间,学校号召少先队员分学段开展活动。一二年级:系红领巾、系鞋带、整理书包、叠衣服、擦桌子、洗袜子等。三四年级:包水饺、拖地、洗薄衣服、整理衣柜、打扫卧室等。五年级:炒菜、做汤、打扫厨房、当小管家等。要求每个家庭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自身能力和家庭情况自由选择两项技能,让孩子参与学习锻炼。同时,可自愿把孩子劳动的照片发到班级微信群,进行分享、交流。开学后,学校继续开展劳动技能大比拼活动,评选出龙山小学“劳动小能手”,并进行表彰奖励。

事实上,作为家长我们要清晰的了解,孩子平时的考试都是用来发现问题的。孩子成绩差,问题不只在表面,还需要家长及时的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正确引导,孩子才能成长起来。

还有一些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孩子一顿责骂,孩子久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感觉压抑和愤懑而郁郁寡欢、甚至厌学的情况也不少见。这样的家长可能受了传统的思想“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影响,只要出现状况,就认为是自己家孩子的原因,这是典型的刻舟求剑式的固定思维,没有客观了解事实,是不合理的。

有了孩子的家长最喜欢的做的事情就是每天在朋友圈花式晒娃,哪怕是出门和朋友聚会,谈论最多的也是关于娃的话题,聚在一起感慨,孩子真是太难管了。孩子不听话是有原因的,家长想要弄清楚这个原因就要从自身找原因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言行举止都是在模仿父母。合格的家长应学会找到孩子不听话的背后真实原因。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