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九江濂溪孩子叛逆改变学校

“新课标的发布十分及时,十分必要,为老师和家长指明了方向。”吴霞燕高兴地说,作为家长,自己也会在家里多给孩子创作劳动的机会,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我们要把心放平和,习惯只是孩子学习的一部分,习惯好了不见得学习成绩立刻好,他们没有必然关系。培养孩子自律,首先要培养孩子的他律。

随着讨论的深入,家长们逐渐认识到之所以一听到孩子不想上学就焦虑,以致控制不好情绪,最根本的原因是对孩子的“学业”过度焦虑,对孩子“未来人生的路径”过度焦虑。当打开视野,刷新了对教育的理解后,家长们发现,“上学”焦虑问题对自己造成的困扰和痛苦感有所减轻。因为,“上学”是孩子的“课题”,最终的选择权在孩子身上,家长能做的是尊重、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与孩子沟通,找到原因,做孩子的同盟军,一起去面对问题。高考成绩,只能决定孩子进入社会的起点,如果目前看来孩子与本科无缘,那么至少他还有机会去发展其他的技能,用未来的成长速度,弥补走上社会的起点的不足。

要积极督促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每天应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或者每周累计14小时以上,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已患近视的孩子,应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以减缓近视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建议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3小时以上。

经过上一期的“新生入园攻略”之家庭篇中,丰富的内容缓解了部分家长的入园焦虑,但是当孩子第一次离开原来的环境,进入幼儿园,大部分家长和孩子一样仍存在入园焦虑,对孩子们入园适应过程存在着很多疑问。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同时,疫情期间,性格内向的孩子可能很少跟别人联系。开学后,他们往往会感到社交压力,害怕重新和同学相处。有的孩子宁愿自己在家上网课,也不想去上学。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其与同学联系,和亲朋好友联系,将孩子的注意力从社交恐惧中转移出来。联系一两次之后孩子就会发现,重新回到同学中间,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之前看到过一个新闻,有个孩子被父母拉去装修房子,给墙上抹水泥。谁知道工作了一个月,孩子宁愿长期抹水泥也不愿继续去学习。

生活习惯好的孩子入园焦虑会更少,希望家长适当放手,坚持让孩子独立进餐,教给孩子正确的穿衣顺序,让孩子独立如厕。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学习用品,例如小画笔、绘画本等,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能让孩子做好上幼儿园的心理准备。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