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热点讨论】全国做好的叛逆学校咋办

反思自己,今天孩子说不去学校的时候,我还是迟疑了一下,说明我的内心还不够强大,对上学这件事仍然没有彻底放下。如果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孩子的感受应该更好一些。在假期中,部分孩子的作息不太规律,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等状态,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开学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让生活恢复规律,这样有助于孩子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

家长应该要清楚:好习惯伴随孩子一生。这比认识多少字、会数多少数来得更加重要。幼儿的习惯和心性,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和能力发展逐渐养成的。而父母也在日复一日的耐心陪伴和引导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没有父母会遇到这样的孩子,难一点的事情他就不做了,新的事情就不愿接触了。只想在他自己觉得舒服的环境里面而不去大胆的接触外面的事物

作为一名普通的班主任,我真诚爱护学生,热爱班级工作,努力为孩子创造快乐学习的氛围。除了学习成绩与习惯,我还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心理健康、班级相处、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我积极投身少先队工作,以班级名义多次获得县级荣誉;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乡志愿者活动与学校的各类团体活动,多次获得县级假日小队一二等奖。学校、班级不仅仅是孩子学习的地方,也是孩子交往、体验、成长的地方,让孩子全面发展是每一个班主任努力的方向。在丰富的活动与扎实的学习中,2018年我所担任辅导员的班级先后获得了杭州市“动感中队”,全国少先队“动感中队”荣誉称号,这是一份殊荣也是一种肯定。

强行把孩子抱进园极不可取,轻则让孩子对父母和老师失去信任,仿佛他们是合谋把他骗到园里,以后对上学更加警觉和抗拒。

情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情商就是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归纳分析能力,只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情商比智商都要重要,应该让孩子学会习惯进行社会的社交礼仪。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还要帮助孩子有一个高的情商。

调整家庭教养方式,家长不能有溺爱现象,父母对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往往照顾过度,事事包办,处处代替,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一旦离开了父母,没有了父母的悉心照顾,他就会不知所措。孩子进入学校后不可能有人对孩子的生活如此细致的帮助,因此让孩子产生了害怕心理。

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制止,一直喂饭会让宝宝变懒,养成被喂饭的习惯,从而对进食越来越没兴趣,随着月龄的增加,在孩子的眼里,吃饭变成了大人在求他们做的事情。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