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吉安泰和针对叛逆孩子开设的特训营

有些孩子本身学习基础没有打扎实,越到后面学习越觉得吃力和无趣;而有些孩子本身学习成绩不错,但是一段时间内同样会出现厌学的情绪,这些特殊的变化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父母需要深入了解。孩子在学校一天已经憋疯了,回到家你再监督孩子几个小时,孩子不厌学才怪呢,对吧?我们希望孩子写作业,实际上孩子也有意愿要自己写作业。但是一方面他觉得有点累了;另外一方面他想着玩一下;又或者作业让他觉得有点难。这些原因都可能阻碍孩子写作业。我们要把这些干扰因素去掉。然后给孩子一个空间和时间自己安排写作业。只有孩子感觉自己在安排事情的时候,他才有一定的掌控感,孩子才不会那么讨厌学习。

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文体和阅读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防止网络沉迷。家长要关注学生心理情绪,帮助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寄宿制学校要统筹安排好课余学习生活。

厌学,是现在中小学生(甚至包括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孩子厌学最常见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太大。生活中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大量牺牲孩子的休息与娱乐时间,强迫孩子长时间的学习、上辅导班,使孩子心理上承受不起,自信心丧失,于是就产生了逃避心理,进而拒学、厌学。

N年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刚刚兴起的时候,掀起了一大波手机游戏的热潮,孩子们纷纷沉迷于电子游戏不能自拔,忙的都忘记玩玩具了。与此同时游戏行业一路高歌勐进,斩获了大量用户,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学龄前的小伙伴无不囊括其中,形势一片大好。

家长只是一味的焦虑分数,那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呢?真正的教育是培养孩子健全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今天孩子的全面素质,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整体实力,也就是我们社会的幸福程度。教育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而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作业多、培训机构乱象等,究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对分数的追求。而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对于分数的追求,使得孩子越来越焦虑,不断陷入局促不安,生活没有动力和积极性。一部分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学进步困难,厌学等等。让很多家长更加焦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六要强化假期家校沟通。健全家校联动机制,密切家校联系,强化家校沟通,及时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状况。指导学生和家长提前规划、合理安排假期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盲目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兴趣班,更多安排适合孩子兴趣爱好特长的活动。指导学生按时作息,坚持假期锻炼身体,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不沉迷网络游戏。

懒得熬夜能减少对人体的伤害。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出现不仅让年轻人沉迷其中,不少老年人睡前还要用手机看会儿视频,或者聊一会儿天。但经常熬夜、睡前玩手机,可能让中老年人体内的褪黑素分泌受到影响,分泌量减少,也会影响睡眠质量。想要老得慢一点,睡得好、睡得香是很重要的。

在我看来,大多数电子游戏,与现实生活中的休闲游戏、类活动和体育活动没有本质区别。它是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它是一种益智游戏,能够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它比现实生活中的娱乐活动更加吸引人,容易让人沉迷而不能自拔。孩子的自制力本来就弱,父母肯定要对游戏的内容和时间加以限制。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