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连锁叛逆孩子教育学校咋搞

这个或许是每个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平板电脑确实可以帮助孩子学习,但同时app应用里大量的游戏也吸引着孩子,尤其是一些大型游戏,成年人都会沉迷其中,更别说学习能力强,对世界有着好奇心的孩子了。有很多学习机,为了吸引孩子购买,多多少少都会开放娱乐功能,再家长看不见的地方,学习机可能真的就变成了游戏机。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并不重视知识的积累学习,等到孩子上了小学,因为孩子成绩一时的落后,甚至大发脾气,然后根本没有耐心帮助孩子分析成绩落后的原因,只是责怪孩子不好好学习。

女儿面临小升初,有的朋友说:“你闺女去哪上学?我太焦虑了,送走不舍的;不送,管不了。”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就在我们民中了!只要想管就能管!自己先把手机放下!”有的朋友说:“你怎么那么淡定,真羡慕你可以带着孩子,不用出去。”我会在心底说:“我是很淡定,但是过去的日子和以后的日子,教育孩子是我下班回家后最重要的事业。”有的朋友说:“我就跟着你,你闺女去哪个班,我也想去哪个班。”我会为她竖起大拇指,因为培养孩子跟着老师走肯定没有问题。我们民中老师家的孩子,都是在本校完成初中学业,高中去了衡一衡二、石二、天津,大学几乎是985、211,每年还都有清华和北大,今年就有两个进入清北的孩子。

1.因此,家长根本无需纠结孩子晚一年上学的问题,如果可以选择,相信大部分家长愿意选择晚一年上学,这无论对孩子本身还是家长来说,都不是什么坏事。

2.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入园后哭闹很不放心,就会躲在墙角或者中途来看望孩子,这样的行为其实更容易加深孩子的分离焦虑,其实家长完全可以相信幼儿园的老师,放心让孩子自由成长。

3.长久以来,中国的家庭教育都被诟病教育理念保守、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例如,前几年被广泛议论的鸡娃式教育,反映了在高度内卷社会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从而产生了重度焦虑。家长陷入一种“既期望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害怕孩子的任务安排过重,导致与父母的关系疏远”的矛盾状态。

4.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患有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情绪和行为都不受控制,表现为爱发脾气、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常常哭泣、甚至不愿意上学、离家出走,悲观厌世,有的情况已经是相当严重了,出现了自杀自残的行为!

5.家长们的焦虑有两大特点:一是各个阶层都在焦虑,不仅普通百姓焦虑,中高收入家庭也焦虑;二是孩子一出生,甚至尚未出生,家长就开始焦虑,想方设让孩子上更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

我尝试使用“家庭会议法”和“延迟满足法”,儿子从开始的抗拒,到懂事配合,亲戚朋友都说儿子变成“小暖男”了。@乐乐妈妈“从学渣到学霸,让孩子爱上学习也是有技巧的”

抛开对孩子健康的影响,孩子周末里长期不吃早餐,到了周一上学就容易找借口晚起床多睡会儿,反正不想去幼儿园吃早餐。好的习惯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不能因为放假过周末就中断。

内容推荐:即将上学和已经上学的孩子,都该读一下这本书!带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探究和追问学习的意义和目的,让孩子学会主动求知。

孩子年龄小,不要指望孩子会像大人那样,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也能快速适应。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那几天,孩子哭闹无避免,这个时候,父母要摆正心态,勿难舍难分,配合老师,一起度过“分离焦虑”的难关。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