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叛逆青少年管教教育学校咋搞

丁师:根据你说的这个情况,孩子完全可以自学成才,不用再管他了,你再管他,就有点操闲心了。如果不在乎那个学历的话,完全可以不上学,让他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学习。你能带着他去你的工作单位的话,最好带他去,让他看看,了解一下你的工作。早上抖音一位大二女孩妈妈问题:大二孩子不上学,回来亲属都说他,孩子生气,决定不上学,去打工,暑假不和人交流,让爸爸请假陪她,不愿意让她放弃,都说让她上学,孩子说再逼她去跳楼。现在去打工了,问问院长,能不能让她再去上学呢?

当然如果孩子在学习方面接受能力很快,语言发育得很好,也很多天赋的话是可以早一点入学,所以家长对于孩子入学的年龄不要过分焦虑,孩子上学的早晚主要要看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

1.有一天孩子告诉我,我和爸爸现在的主要事情就是上班,他的主要事情就是上学,嗯,这是我给他讲的话,他能讲出来,至少心里会产生认同吧。

2.我欢天喜地的告诉孩子班主任的处理办,孩子同意上学了,但仅仅坚持了一天半,在第二页下午送他去学校的路上,他就表现的非常痛苦了。我当时在车上哭着求他,你好歹坚持完今天,把书包拿回家,明天咱们不上学了,这才勉强走进校门。我上回来就和我痛哭,说有到学校就难受,头晕,咳嗽,课程落下太多他听不懂,这样上学没有意义,他实在坚持不了了,要求把这学期休完,下学期再去学校。我说要不休学一年重读高一吧,他还不同意,说要在家自学。我说看看心理医生好不好,他说暂时不用看,他觉得自己脑子没病,就是上学痛苦。

3.一是整体性、全民性的,各个阶层都在焦虑,中产的在焦虑,高收入的也在焦虑,普通老百姓也在焦虑;第二个特点特别糟糕:焦虑是从孩子的低龄阶段就开始——主要在小学阶段,然后下沉到了幼儿园。

4.家长不要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等等。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5.有同事最近就因为孩子太粘人而被婆婆嫌弃了,她觉得很无语。她的孩子才一岁多一点,平时孩子总是粘着妈妈,一离开妈妈就焦虑。

这种焦虑是全国家长都有一个普遍的认知:不想孩子吃不读书的苦,不说拔尖,至少跟的上大多数的水平把,看到别人都在补,那我家孩子也不能落后,也去补,大家都去补,就内卷了,焦虑和压力也随之而来了

应对方:看到孩子如此抵触上学,妈妈一定不要过度反应。妈妈要做的是安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当孩子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有了小伙伴后,抵触和焦虑也就消失了。

缓解孩子焦虑情绪的第一步是,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环境的安全稳定,非常时期,很多家长也非常容易因疫情相关新闻而产生情绪波动,如果将这些紧张、不安的情绪传递给孩子,更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感。所以,想要有效地关爱孩子,家长首先要觉察并调整自身的情绪,保证情绪的稳定。

提前上学的好处有限,那就是学生毕业的时间更早,可以早点进入社会工作,而提前上学的坏处主要有3个,第一个是容易让学生失去自信,第二个是让孩子心理能力变差,部分家长觉得学生只需要读书就行,其他事情完全由自己负责就好,可这样做会让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