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问题孩子学校怎么解决

这几天我上班后,孩子他便自己在家看电视、玩游戏,好像如无其事的样子,到了傍晚,孩子还会线上联系同学,问今天的上课情形、有没有功课、考试等,而且还会写好功课,准备明天去上学……孩子们上学上课是八个小时,大人们上班也是八个小时,孩子们还需要天天加班写作业,大人们偶尔加加班。为什么要让亲子独处的时光变成各种辅导班呢?好多父母都是花钱买心安,花钱买空闲时间,宁肯回到家抱着手机躺沙发,也不愿多学习和儿女们一块儿成长。

本期137空中课堂家庭教育课程全年共40期全面涵盖包括品质、身心健康、亲子沟通、未成年人保护、学业指导、家长素养等的各个方面的主题。课程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助力家长和孩子重置家庭观念、重构家庭教育、重启亲子关系:

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抱着一种“这个事情那么简单怎么孩子还做不好、不愿做?”那么解决孩子畏难情绪的第一步就走错了。

第三是在管理结构上学校也尝试着变革。让管理者做擅长的工作。比如学校支部副书记韩琼,二年级学生的妈妈,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家庭教育有学习的诉求,作为班子成员牵头家校合作项目,进行整体架构,并承担家长学校、首善讲师团具体工作。李华明副校长精通语文教学,全校语文学科“备、教、批、辅、改、考、研”全环节负责,牵头“双减”工作。数学则由市级名师工作室成员孙琳主任全权负责。决策更加贴近一线,教师需求的响应就在身边,逐步探索学校治理新架构。

婆婆每天都会按时尽心的接送我的孩子下学,可当她看到比我孩子还小的孩子,自己背着小书包上学时,却说:“你瞧,人家,那么小还背一个那么重的书包自己上学,”哇!有没有搞错,怕累着自己的孙儿,看见人家的孩子那么独立,她又在羡慕。她的真实想法,到底是炫耀自己每天接孙儿,还是怨别人都没他有心的待孩子,婆婆的心思。好难解!当然,我们的心要永存感恩!

比如,如何增强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让家长真正成为胜过名校教育的学校名师;如何让父母在做人、处世、品行等方面为孩子作出共同的垂范等,都需要由府支持及为学校遴选、培训、培养一大批能够挑起家校协同育人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家庭教育德育教育团队。当然,这就需要创新:

对于家庭教育,从小要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培养孩子积极阳光的心态,教育孩子不要小家子气,要敢于承受批评,学会化解压力。多领孩子去人多的场合,多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让孩子向外向型发展,不要什么事都闷在心里,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双减”策,凸显了家庭教育的三个价值导向:一是家庭教育要尊重儿童权利,为家庭生活和教育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二是家庭教育要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能力,更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学习观,摆脱“功利化、短视化”等违背教育规律、盲目从众的教育行为;三是家庭教育要融入家校社协同教育生态圈,进一步明晰家校的定位与边界,使家庭不再成为学校的简单延伸,激活社会教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