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技术分享叛逆孩子全封闭改造学校怎么办

因为人的本能是,什么让我不舒服,我就攻击什么。孩子不读书,让家长焦虑,家长就决定消灭这种让自己不舒服的言行——说教、软硬兼施、打骂逼迫孩子返回学校。只要孩子的这种言行消失了,也就被家长消灭,家长就安心了。至于孩子厌学的原因,只是被压制了,实际上并没有被很好地解决。如今社会压力大,导致父母很多焦虑,而父母又会寄托希望于孩子,希望孩子可以通过学习考试,获得更多地资源,当孩子的现状满足不了父母的期望时,父母就会非常焦虑,而这种焦虑最终都会由孩子承担。当孩子承担不了时,就会通过躯体反应或者心理疾病呈现。

各位家长纷纷慷慨解囊,把孩子的家庭教育能外包的都外包了:全托学校(贵族学校)、新东方、学而思、环球雅思等等,反正孩子的问题都找培训机构的专家吧。

2020年的这一场新冠疫情,让一些在学校里成绩其实很好,甚至有的属于优秀的孩子,出现不想上学的情况,而原本成绩差的孩子就是更不想上学了。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根部和根本。如果根扎得不稳,孩子就无健康成长。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课老师。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说明家长对孩子的认识普遍提高,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心、使命感、积极性显着曾强。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民家庭,他们具有农民纯朴、善良能吃苦耐劳的本性,只要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定能成才。对家长,学校有这么两点要求:

金秋9月,每到孩子入园,在幼儿园门口总有“生离死别”的场景。孩子拉着家长的衣服,死活不愿放开,而父母也是含泪狠心地撇下孩子,转头离去,时不时的还回头望上几眼,心里对于孩子的担忧从未停歇过。

我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随着我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家庭教育暴露出一系列突出问题,有的父母生而不教;有的父母不知道如何教孩子;有的父母过度“鸡娃”,教而不当:有的父母信奉“孩子不打不成才”“棒打出孝子”,将殴打虐待作为家庭教育方式……通过网络媒体,我们也看到了因家庭教育造成的惨痛案件,有的事件导致多个家庭悲剧。于是《家庭教育促进》的及时颁布,给学校和家长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

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作为学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认识,明确职责和任务,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

动员社区教育潜能,支持学校和家庭。社区中蕴藏巨大的支持教育的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如“五老人员”和各类志愿者组织,完全能够胜任对确有困难的家庭孩子进行托管与作业辅导,如南京市江宁区妇联就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在小商品市场为经营户的孩子们举办府购买的公益教育托管,指导孩子们完成功课,带孩子们做手工,做游戏,既不增加学校教师负担,又让忙碌的家长们安心。此外,还根据家庭教育生活化的特点,推动建设覆盖“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的社区家庭教育支持行动,使社区家庭教育队伍逐步完善,社区协同教育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