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带你了解暑期军事化学校吗怎么办

3、对家庭教育的研究——确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明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范围边界,确定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身体养护、语言传授、品性陶冶、趣味涵养;第四,孩子厌学叛逆,不读书威胁父母,往往是因为家长过去太过付出。家长要学会偷懒,把属于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不管孩子做不做,不管孩子做的怎么样都要交给孩子,自己家长过度付出过度替孩子承担,孩子才会理所当然的任性,不懂感恩。

前段时间,杭州上城区推出“家长持证上岗”引来不少争议。其实持证只是个形式,重要的是告诉大家,做父母也需要学习,才能培养出更好的孩子。“咆哮式教育”“丧偶式育儿”“鸡娃”等现象普遍存在,表明家庭教育存在不少问题,以至于有些孩子可能成绩很优秀,可心理却出了问题,而有些孩子有天赋,却被关在分数的囚牢里。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基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父母需要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教育是最高的补充,是整个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持和合作,学校不能单独教育孩子。

然而现实是,虽然策进一步利好家庭教育,但大多数家长对于家庭教育依旧力不从心。中关村(000931)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调研数据显示,由于家庭教育缺陷导致的代际观念冲突、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度不足等问题,都成为中国式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痛点。

以前的孩子上学,除了少数特别顽劣的孩子以外,老师与家长是很少见面的,甚至许多家长都不知道孩子教室的门朝哪个方向,教师相对也要轻松得多。现在许多家长动不动就被老师叫到了学校,家长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去接受孩子老师的再教育。其实老师也不想这样,主要是学校教育已经卷的不能再卷了,只能向外部寻求进一步卷的空间,家庭教育就成了首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能力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的家长,大多没什么文化,更不懂教育,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任务就是为孩子提供物质食粮,文化知识和精神食粮的供给是学校的事情。

既然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孩子赖以生存的天性,从小到大他们就处在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中,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出现厌学的情况呢?那一定是他们的内驱力在某种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家长的哪些不当的教育方式会破坏孩子的内驱力呢?

其实,无论父母是不是从事教育工作,都应该从教育的需要出发,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认知和实操能力。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工作,它更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同样需要顺应教育规律,同样需要尊重孩子,研究孩子,理解孩子,包容孩子,探索一系列适用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家长的成长就在于一边学习教育,一边检查自身的问题,学中查,查后改,改了,就是成长。

家庭教育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议题,它很重要,但它也不是。当家长能正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又能将自己的其他角色与家长这个角色区分和整合,将家庭教育与家庭关系、家庭发展、家庭社会等所处环境联系起来,从生态系统等角度加以考量,认清自己的特点和长短板,善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我相信每个家长都有机会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好的伙伴。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