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讨论】治理孩子叛逆的学校有方法吗

2024-06-16 19:23:33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荣玉玲老师的讲座《共铸和谐环境,促进幼儿成长》,听后感受颇深,荣老师不但提出了现在家庭教育的误区,而且也提出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向:让孩子有爱心;懂得分享,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培养孩子的情感。教育要达成一致性、连续性、互补性。采取切实可行的沟通方式,促进家长接纳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做家长的朋友,引领家长多读书、读好书,掌握好的教育方法,增加正能量。

那么还有一部分的孩子就会表现出厌学,这属于部分丧失社会功能,不上学,这属于完全丧失社会功能,但凡孩子长期生活在焦虑,抑郁,强迫的环境中,各种心理问题就都会接踵而至。

1.比如说,当我忍不住想催促孩子快点起床快点上学快点写作业快点睡觉时,我意识到这是我自己的焦虑,并非时间真的来不及,或者即便是真的来不及,孩子迟到就让她迟到,我没必要着急上火,这时我火急火燎的情绪就自然而然地流淌了出去,一场亲子之间的争执消弭于无形,孩子也不会越催越慢。

2.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过多责备孩子、紧盯孩子差的方面、过于强调远大目标、过于唠叨、晓之以理:明白学习的重要性用迂回的办诱导孩子好好学习,让孩子正确面对学习中的问题激发孩子在学习上的好胜心,努力寻找并发现自身的兴趣,以兴趣带动学习。比如说自己喜欢玩电脑,不喜欢学习语,但是面对众多的电脑语言,只有具备基础的语能力才能理解的时候,就会产生学习语的兴趣,因此也就间接的对学语产生了兴趣。通过这种以兴趣带学习的方式是克制厌学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3.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适度的焦虑可以调动我们积极的身心状态,如果父母身心状态积极,能够承受焦虑,为孩子提供积极的榜样,那么孩子也会更舒展开放,不会过度焦虑。

4.我最近这些年的咨询生涯中,遇到很多厌学、休学、考试焦虑、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通过运用心理学的方,了解到这些青少年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原因,其根源在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无视或是忽视,父母过强的控制欲,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等等,总之,孩子出了问题,是家庭养育、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5.一个小学期间年年都得第一的孩子,进入重点中学后,面对几次考试的失利变得非常沮丧,觉得自己不行了,其它同学都比自己牛;在巨大压力面前,这位从小‘只能上不能下’的孩子被击垮了,他不愿再去学校,他用‘不愿学习’来挽回自己的尊严。

“家长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自己”……整理笔记过程中发觉到:自己既更新了家庭教育的观念,还同时搭建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资格标准框架,也清楚的明白了家庭教育不仅仅会帮助困惑的家庭,还真正会幸福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幸福几代,甚至幸福整个社会,整个民族!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都是比较大的,所以很早就将孩子送去幼儿园,因为大多数父母认为,学习的越早孩子就越聪明,殊不知,这样的做会导致孩子不喜欢学习,若是想要将孩子送去上学的话,至少要等到孩子3岁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了,对于老师所讲的东西也能吸收,要是将孩子过早的送去上学的话,或许会造成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能力跟不上!因为孩子在没有达到上学的年龄阶段的时候,心智是跟不上的。

还是说孩子不愿意上学这件事。妈妈的情绪是愤怒和焦虑的,妈妈认为这种情绪是孩子的行为导致的,针对愤怒这种情绪,我问妈妈,是不是觉得孩子不去上学就很糟糕?那么也代表自己很糟糕,有没有想过孩子和自己是不同的另外一个人,他的所有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种人生体验,他的失败和你的失败,你感觉是一回事吗?如果你已经做到了一个母亲应该做的,那你就是一个很好的母亲了,孩子的人生仍然漫长,一切皆有可能。

习惯养成后,如何在学业上提前谋划呢?“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整孩子对于小学生以及学习生涯的理解。我会推荐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几本有趣的关于上学的绘本,培养孩子对于上学和成长的期待和荣誉感。”

点击阅读全文

生活百科

天下奇闻

深港看点

知识问答

深港娱乐


深圳|资讯|娱乐|教育|时尚
风水|香港|便民|社保|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