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重大发现家长送孩子军事化学校咋办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考分极为关注,孩子考得好就喜笑颜开,考得不好轻则训斥,重则动手打。过于严肃的家庭气氛、焦虑的父母也是孩子焦虑情绪滋生的诱因。我们会发现有的家庭的孩子上学就从来没有迟到过,但是有的孩子就总是迟到,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家庭的父母总是喜欢催孩子。每天都对着孩子说;赶紧赶紧、快点快点、完蛋了、要迟到了。当父母成为直升机的时候,孩子就会把妈妈的抓狂当作是闹钟。就是妈妈不抓狂的时候,那就说明时间还没到。等妈妈一抓狂,我就该走了。当孩子完全依赖父母的时候,他就会没有自信和安全感,焦虑也会油然而生。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没有耐心的孩子,往往家长也是缺乏耐心的,对孩子做事的要求也是虎头蛇尾。比如:家长和孩子正在合作一件事,突然家长有事或来电话了,不管做到什么时候,家长就会马上甩手放弃。家长要注意不造成孩子半途而废的行为习惯,在开始一种新的活动之前,必须让他把正在进行的活动有个了结。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孩子自己会做的,比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穿衣服、系鞋带、吃饭......。父母不要总是急躁,急匆匆地催促孩子赶快完成,而应该耐心等待,允许孩子慢下来直到自己学会并独自做好为止。在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孩子的耐心。

关于初高中生类似的情绪问题表现还是比较常见的,一部分家长是可以理解孩子的这种焦虑和压力的,也有的家长会认为这是孩子逃避现实的一个借口,所以在面对孩子吐的问题上,家长很容易觉得是孩子他不想上学。但实际上大部分孩子是想上学的,所以这时候矛盾冲突就来了,孩子又想上学但在学校里待着很难受,也可能会影响其他同学,心理负担很重因此可能会加重孩子的不适感。尤其是很多孩子本身就是敏感的性格,遇事容易紧张焦虑,孩子自己可能不说,但是独自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就很需要家长的理解了。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为准则,以爱的教育为主体,教育学生从小爱祖国、爱家乡、爱社会、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爱家庭、爱家长,使每个孩子在爱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突出抓好“五爱四责教育”即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和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教育途径和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凸显个性,培养一代具有良好习惯的好少年。

怎样帮助孩子舒缓焦虑情绪?当孩子遇到事情时,并带有焦虑的情绪时,父母应当从源头找起,找到焦虑的真实原因,而不是过分指责、批评孩子。一般来说,孩子产生焦虑的情绪有以下的原因:

假期是亲子共聚的美好时光,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温暖与祥和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幸福,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避免不良家庭关系、过度压力造成学生心理安全问题。家长要留出较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聊天,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发现问题及时疏导。要帮助孩子制订出合理的假期学习生活计划,自觉安排时间复习功课,查漏补缺,指导孩子较好地完成暑期各项作业,注意劳逸结合,睡眠规律,保障身体健康。同时,请家长们配合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自觉参与到抵制有偿补课的行动中。假期生活还是自然教育的课堂,家长要鼓励孩子多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让孩子自己使用筷、匙进食,养成自主进餐的习惯,既可增加儿童进食兴趣,又可培养其自信心和独立能力。3、建议家长与儿童一起进食,起到良好榜样作用,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李勇博士认为,目前我国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很大关系。以前广东这边的饮食习惯主要不是肉,现在生活水平好一点了。我们吃几个荤菜和一个青菜,粗粮吃的少,都是细粮。现在,更多的孩子喜欢吃西式快餐。很多孩子从小就喜欢吃炸鸡、汉堡、牛排等食物,养成了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习惯。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年轻人的直肠癌发病率比以前高。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