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洛阳伊川教叛逆不听话孩子的学校

《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面向家长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深圳学校已经有了长期的实践。但要求所有老师都具备相关素养,并开展相应的教师业务培训,可能还是一项新事物,学校应该怎么做?如何让教育回归初心,让家庭教育成为新趋势。怎样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这本《看不见的竞争力》恰逢其时的出现,给我们家庭教育带来68个教育细节,让养育孩子的关键能力真实还原。

估计家长们都收到老师的召唤信息了,大班中班的小朋友估计些好,巴不得回去跟好朋友们玩了,但小班以及托班的小朋友,还是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不愿离开家,离开妈妈。但在上学前,家长们要如何帮忙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呢?

1.孩子的学生生涯长达一二十年,很漫长。作为老师或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找出孩子不愿上学的深层原因,并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给予帮助,对孩子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关于上学。我生长在农村,从小家里条件就不好,关于六岁之前的记忆是一片空白。六岁上学的情景却是记忆深刻,村里的小学很简陋,一年级的课桌是那种长长的宽木板架子,分成四五排,每个孩子从家里搬了小板凳,一起趴在木板上,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学写字,别提有多兴奋了。

3.每一个孩子早上上学时,面临堵车的局面,都会令父母着急,孩子上火的。如果每天上学都堵车,那么这个孩子上学路真心是艰难。

4.有时孩子做事磨蹭、作业完不成、不想去上学,或许孩子当下能力不足造成的。父母要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他具体的帮助。

5.有一位家长就发表了自己的看,她的孩子本来应该是八月底生,但推迟了几天,导致9月2号才出生,这位家长当初为了孩子能够提前一年上学还想过剖腹产,但经过几年的抚养,她还是庆幸自家的孩子能够晚一年上学。

教是为了不教。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就是教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思维方法,确保身体和心理都健康发展,而不是家长们所焦虑的“名次”“名校”。

刚才我说的那些你不去练,然后因为这些,上学让人家退了,反过来问为啥啊?你说为啥?因为你压根就没给孩子练啊。

家长把“好孩子”的标准定义在了“听话”、“懂事”,孩子为了迎合父母,小时候没有机会表达真实感受,长大后也不会、不愿再表达。

有孩子的家庭,都比较重视孩子的衣食住行,特别是正值上学年龄的孩子,家长看到孩子每天辛苦的求学,总希望在他们的生活起居上做最充足的后勤保障。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