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蚌埠固镇青少年心理行为矫正学校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家庭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这种环境造就孩子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品格。责任编辑:刘继吉如果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很容易近视,也可能会“成瘾”,从而出现厌学情绪,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甚至产生不去上学的想法。所以家长要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不能任由其发展。

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长,会发现刚上小学时那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到了小学三、四年级之后,最晚从五、六年级开始,就会出现和孩子沟通困难的问题,常见的如: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想,不再对家长言听计从,还会反驳家长;孩子不再愿意和家长多呆在一起以及多说话,而是更多和同龄伙伴交往;孩子情绪不稳定,敏感、脆弱又易怒,特别是与家长话不投机的时候,更容易引发青春期孩子对家长的防御、抵抗和怨恨。

1.听完今天的讲座我觉得受益匪浅,对郭博士提出的我们现代教育中最欠缺的是情绪教育深有感触,譬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厌学、抑郁,甚至发生更激烈惨痛的事件,这也督促我们家长要学会从只关注孩子外在的成绩表现,转为更多的从内在关注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的心理,而不只是摆出高高在上的态度去说教,学会陪伴鼓励和倾听,先解决情绪问题,再共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帮助孩子养成正面思考的习惯。

2.抑郁症孩子的家长和孩子一起承受着生不如死的折磨。家长们努力学习疾病知识,努力寻找孩子生病的原因,一度自责内疚,承受着世人鄙夷的目光。世俗认为,孩子抑郁了,一定是家长功利,给孩子压力大了。

3.当孩子厌学时,家长要少责备,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然后以旁观者的角度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对厌学的儿童青少年做好心理疏导,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的关键。

4.家长们千万记住,教是为了不教,人的上进心、好奇心、求知欲都是天生的,只要我们不去破坏,用正确的方去引导。孩子他自己会去思考怎么变得更好的。天性的东西,只要引导得当,爆发出来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我见过很多孩子,包括我自己以前,都是从厌学,不爱学习直接过渡到家长不让学还不乐意的阶段。

5.家长强行送去培训班的原因成为孩子口中家长要求去的,如果不懂孩子,孩子也不懂自己,教培的时间和金钱只买了全家的内心安慰。

如果家长遇到了厌学问题不会解决,可以通过私信给我留言,或者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看到后,我都会一一回复,帮助家长分析孩子问题,解决孩子的问题!

所以,如果家长实在不放心,可以通过上面的几点来观察下,找到原因也好及时帮孩子消除一些影响孩子不开心的因素,让孩子适应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

四、孩子想要引起家长的注意。有些家长可能平时和孩子沟通的比较少,孩子缺少陪伴,可能家长没觉得有什么,但孩子是很敏感的。他可能会通过不好好学习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这种情况的孩子不是真的厌学,他对学习还是有兴趣的。

其一,家长宁可把孩子转学,也要状告老师,要求教育局处理孩子的老师。究其原因,师生之间也没什么深仇大恨,只是老师惩戒方式不当造成。但,家长非要置老师于死地!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