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位置:新闻 > 务新闻 > 正文

吉安泰和从特训学校出来后

因此,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们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学习情况、思想状况与表现等;和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及表现,督促孩子在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参与家务劳动,及时关注孩子身体及心理健康,防止沉迷手机等。不这样做,孩子就会养成习惯:一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去问别人。如果没有人在身边,就不能学习。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到了三年级,母亲不要教孩子怎样解答问题,而要指导他们怎样思考问题,查阅什么书籍就会明白,只是对他们进行启发,以便让他们渐渐能够独自解答问题。母亲决不要总是把正确的答案教给孩子,而要让孩子在小学期间,打下能够自学的基础。

充分理解孩子,认同孩子的厌学情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无趣厌烦是很正常的情绪,毕竟大人也都是过来人。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谅孩子,去询问孩子是因为不理解还是教学的原因等,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帮助。

复习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家长要注意家庭环境的质量。安静的环境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情,吵闹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烦躁。考前家中尽量不要会客,创造一个安静的复习环境,这样孩子的注意力才能集中。

我们很难说到底是谁对谁错,但是如果想要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家长们首先应该做的不是批评他们的成绩不好,而是要先明确孩子厌学的程度,找出使孩子成绩不好的原因。

同事说很难像我这样自律,其实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也不需要太刻意,反倒还能坚持做到。那就是自己要有清晰的理念,转化成意识下的记忆,慢慢就养成了习惯。好多人之所以养不成习惯,一是理解不够,动力不足,另外就是缺乏耐性,喜欢短平快的节奏。由此想到那些辅导孩子作业的大吼大叫,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扪心问一下自己,是否能够做到启发孩子,给孩子一个自助思考的时间。再者说,一般的孩子自律性不如成人,需要大人的引导与指导,但现实中有时成年人还不如孩子有自律、守规矩。

根据我们个案经验:孩子厌学逃课、抑郁或狂躁、游戏瘾、学习动力不足、多动、自闭、叛逆、身体疾病等问题,都是父母问题的产物。凡是父母愿意接受现状,愿意配合找出导致孩子问题的自身问题原因并因此改变的,效果好而快,凡是按世俗思维只想对孩子下功夫而不愿寻找并改进自身问题的,孩子难于改变。

如果您把上面两篇文章看完了,您一定会对孩子厌学的原因有了大致的了解!不是我们的孩子怎么了!而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管教孩子的方式——错了!

有许多家庭感到孩子不好管,费了很大劲管他,却仍然没有好的表现,厌学,贪玩,成绩不好等等。分析原因是没有解决好孩子的成长目标问题。人生必须自主自立才能杰出,而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出孩子能够自主自立,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家庭教育要有切合实际的战略规划和目标引导。

(责任编辑:王毅 CN096)